I. 菲利普 · 永克:《深溪》(Philipp Jungk: Deep Stream)

認識:敲擊樂

今日我們將會帶你遊走浩瀚無根的音樂世界,探索敲擊樂的無限可能。是次旅程將由菲利普 · 永克打響頭炮!準備好了嗎?

敲擊樂是一種以敲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來產生聲音的樂器族群。敲擊樂器可依其不同的發聲方法來分類,例如定音鼓、大鼓等的樂器就屬於「皮膜發音」,以敲擊和搖震物體來發聲的樂器就歸類為「物體原音」 。

發掘:定音/無定音?

敲擊樂器種類繁多,當中亦細分為「定音敲擊樂」和「無定音敲擊樂」。

定音敲擊樂
  • 可敲出特定音高
  • 能演奏旋律
  • 例子:定音鼓、鋼片琴、木琴
無定音敲擊樂
  • 所敲出的聲音在音高上不能作出太大變化
  • 在傳統的西方編制中通常用作加強節奏和音效的角色
  • 例子:大鼓、小鼓、鐐、鑼

創造:《深溪》的意象融合

很多古典音樂都以抽象的形式來描繪事物,聽者需要細心留意樂曲中最細微的律動來理解樂曲內容,《深溪》亦如是。你認為下面3張圖中哪條「深溪」比較接近你心目中這首音樂所描寫的深溪?

挑選好了嗎?現在不妨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 是甚麼音樂元素令你作出這樣的選擇?
  • 你的選擇和這首樂曲給予你的感受相似嗎?
  • 你認為樂曲中的樂器代表了河溪中的哪些事物?

不論是什麼類型的音樂,你也可以透過聯想,讓音樂先給予你一個想像空間,再從那裡感受音樂!接下來的兩首樂曲,將會分別展示定音敲擊樂與無定音敲擊樂的厲害之處!


II. 托比亞斯 · 布羅斯特羅姆:《縮小的世界》(Tobias Brostrom: Bridging the World)

認識:鍵盤定音敲擊樂

第二首曲目將會帶來托比亞斯 · 布羅斯特羅姆的《縮小的世界》。歌曲以三件定音敲擊樂奏出旋律,分別是兩部馬林巴琴和一部顫音鋼片琴。

這兩種樂器的外觀雖然有點相似,但分別可大了!你們知道有甚麼不同嗎?

名稱 馬林巴琴 顫音鋼片琴
材質 金屬
音域 大多為4至5個八度不等 通常3至3.5個八度
音色特點 結實、清脆響亮 較鐘琴柔和;琴內設有顫音器,使音色顫抖

發掘:版本差異

《縮小的世界》的靈感其實是來自巴赫的《d小調小提琴變奏曲》的第五樂章「夏康舞曲」呢!按此聽聽由著名小提琴家赫拉里.哈恩(Hilary Hahn)所演繹的巴赫原作吧!

聽完兩個版本,你比較喜歡哪一個呢?大家都知道原版是由小提琴所演奏,而托比亞斯的《縮小的世界》則是以三件定音敲擊樂器來演奏,但你們又能否指出不同樂器間演奏方式的差異呢?

首先,弦樂所發出的聲音的較為「legato」(意為圓滑的,連貫的,歌唱的),音與音之間好像是有條線串起來。亦因如此,弦樂所發出的聲音更富情感,容易感染觀眾。敲擊樂方面,音與音之間的停頓相對較長但這陣停頓會被迴音填補。此外,比起弦樂必須要持續移動琴弓來發出聲響,敲擊樂只需一個乾淨利落的敲擊動作便可。

在討論過差異後,你又能否找到兩首曲目中相似的地方?

創造:你的Cover

現今很多人都將現有的歌曲重新改編和翻唱,我們稱之為「Cover」。雖然沒有歌詞,但托比亞斯的《縮小的世界》可說是巴赫《d小調小提琴變奏曲》的cover版本。古典音樂中存在著不少改編歌曲,穆索斯基的《圖畫展覽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穆索斯基的原版是鋼琴獨奏,後來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將之改編成管弦樂版本,給人的感覺也截然不同。

來思考一下:巴赫和托比亞斯兩個版本所帶給你的感覺有甚麼不同?不同樂器的組合所呈現出的音色又有甚麼分別?而當中的用意又是甚麼?

最後,如果你要創造一首cover,你會選擇哪一首樂曲呢?你又會如何重新演繹?不妨考慮以下數點:

  • 音色
  • 音域
  • 氛圍

III. 斯蒂夫 · 萊切:《鼓動 第一部分》(Steve Reich: Drumming Part 1)

認識:極 · 簡

大家透過托比亞斯 · 布羅斯特羅姆的《縮小的世界》認識了定音敲擊樂,那麼無音高樂器是怎麼一回事呢?問問近代敲擊樂巨匠斯蒂夫 · 萊切吧!他可是個將無音高樂器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呢!

斯蒂夫 · 萊切1932年生於紐約,其母絲曼是位知名女歌手,在百老匯享負盛名。孩堤時代接受音樂教育,並對巴洛克早期音樂及現代音樂產生濃厚興趣。在康乃爾大學取得哲學學士後,再到茱莉亞音樂學院就讀,最後在密爾斯學院取得作曲碩士。

說到萊切,就不得不提及他在「極簡音樂」上的貢獻。簡約主義,就如字面意思是指一切從簡、愈簡單愈好的一種想法。極簡音樂通常包含以下數種特質:

  • 不斷重複的單元,例如音符、動機、樂句
  • 每次重複的差異不大
  • 長時間逐漸地緩慢改變

萊切受同僚、亦是極簡音樂作曲家泰瑞.萊利的影響,於1965年創作了自己第一首極簡音樂作品:《天將降下大雨》。這首作品取樣自一條五旬節運動的佈道錄音,並以物理上的形式在磁卷上進行修改、剪輯。至於在敲擊樂作品方面,萊切寫了《擊木音樂》以及《六部馬林巴琴》,兩首作品皆是萊切在極簡音樂創作路上的著名作品。

發掘:由西非民族音樂到《鼓動》

1970年代萊切對民族音樂產生興趣,他甚至年用了五個星期的時間到西非國家迦納學習非洲鼓,此舉成為創作《鼓動》的重要契機。《鼓動》的靈感來自埃雅人的音樂。埃雅音樂的樂器以敲擊樂為主,最大的特色在對於節奏上的分配與不對稱拍子的大量使用,同時結合舞蹈和歌唱的多種節奏型態組合而成。

cri_000000436349.jpg

上圖是由萊切本人親自繪畫,簡單地闡述了《鼓動》的樂器、擺放位置、甚至是特殊要求。是次音樂會演出的《鼓動》只有四組邦哥鼓,所以樂器都是無音高樂器。無音高樂器,顧名思義就是沒有高低音之分的敲擊樂器。使用這樣樂器演奏的作品在「音高」這一元素被最小化的情況下,重點自然就落在「音色」和「節奏」兩者上了。承上文,《鼓動》的節奏是衍生自埃雅音樂的風格。那麼音色呢?萊切在樂器的調整上特別註明必須使用木製的鼓棍,以達至理想的音響效果。

創造:被忽視的音效

萊切的音樂單單利用了節奏就能譜寫出美麗的樂章,他從西非國家加納的傳統音樂中取得靈感和節奏。事實上節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但很多時侯都被我們所忽視了!你又能從找到有趣的節奏,如斯蒂夫般,將節奏重複、重構、甚至加入不同聲部嗎?然後又能否利用生活中最隨手可得的物件,例如擦膠與鉛筆去演繹?


IV. 尼博夏 · 塞夫科維奇:《伊利亞甚》(Nebojsa Zivkovic: Ilijas)

認識:世界音樂

除了斯蒂夫被加纳的傳統音樂節奏所吸引和啟發外,另一位作曲家塞夫科維奇,則利用家鄉風光如畫的景色入曲,以音樂記載一個地方與對於地方的情感。

《伊利亞甚》創作於1996年,以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首都薩拉熱窩的山城小鎮來命名。樂曲與巴爾幹地區有明顯聯繫,字裡行間描繪著其風光秀麗的景色,並且融入了東歐民族音樂風格。

事實上,《伊利亞甚》一曲除了描寫薩拉熱窩的景色外,亦或多或少陳述了發生在1992至1995年的波斯尼亞戰爭。該戰爭造成約20萬人死亡、200萬人淪為難民。在這場戰爭中,小鎮伊利亞甚亦受波及:平民被趕出家園並遭到殘酷鎮壓,遭受了兩個多月的折磨,期間有多達200位平民被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伊利亞甚》其實是一首悼曲:歌頌未受戰火波及、昔日的美好家鄉。

發掘:民族、文化與音樂

以音樂追憶對地方的情懷是十分常見的作曲手法,每個地方的傳統、獨有文化、風氣和價值觀等都是這些國民樂派(意指在古典音樂的曲目中,使用了國內的民間音樂旋律和獨有的樂器,宣揚愛國主義或民族主義)作品中的重要元素,我們往往可以從作品中窺探作曲家的生平以及地方的歷史、文化背景。例如寓意人民抵抗壓迫的《芬蘭頌》(西伯遼士,1899年)。當時芬蘭被俄羅斯侵佔,成為俄羅斯附屬國,且開始逐漸剝奪人民的自由,包括各種政治審查、政府人員由俄國人擔任,甚至進行文化入侵:強迫芬蘭的學校改用俄語作主要語言。《芬蘭頌》正在此時發表,用音樂突出芬幹民族的精神以團結人民。

創造:香港人的主題曲

身處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的你,又有否想過為香港創作一首極具特色的主題曲?承接我們在《鼓動》的創造部分,我們生活中的聲音又是否具代表性?試以外國人的身份來重新觀察香港,或許你會有些令人驚喜的新發現呢!


V. 約翰 · 凱治:《構造三》(John Cage: Third Construction)

認識:敲擊樂的可能性

看到這裡,你腦海中有沒有浮現出疑問:到底甚麼才可以稱為敲擊樂?不只是你,二十世紀很多作曲家都對「樂器」一詞提出質疑、甚至將之重新定義。例如法國作曲家皮耶謝弗於1948年提出了具象音樂。有別於傳統的音樂是以音符來向演奏者傳達訊息,具象音樂是將聲音錄製,然後直接在聲音上進行創作。其素材來源非常廣泛和多樣化,由人聲至樂器、自然界或周遭環境的聲音甚至合成器都可以進行創作。

那麼,敲擊樂的定義只能狹限於樂器上嗎?美國作曲家約翰 · 凱治便將之完全否定了。以「構造」為主題,凱治於1939至1942年間創作了三首作品:《構造一》、《構造二》和《構造三》。這三首作品的特別之處,就是凱治以大量稀奇古怪的物件來進行演奏,擴闊了敲擊樂的界限,發展出無限可能。

《構造三》創作於1941年,凱治將之獻題予其妻子——森雅 · 凱治。今天在音樂會中聽到的《構造三》,你又能否分辦出哪些是非傳統敲擊樂器?

發掘:音高、音色和節奏

貴為二十世紀的音樂先驅,約翰 · 凱治創作了很多有趣的作品。在他眼中,彷彿所有聲音都能成為樂曲的素材。當我們去欣賞及理解這些作品和聲音時,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兩個方向出發:

音色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敲擊樂的音色會因為樂器和敲錘頂端的質料而異。除了木製外,橡膠、毛氈等都是常見的材質。以木琴為例,以木製的敲錘演奏,音色會較為剛硬;反之毛氈敲錘所發出的聲音會較為柔和。當然,依照敲擊的方式,其音色有所分別。
音高 敲擊樂器的音域十分廣闊:高音如鋼片琴、低音如定音鼓。雖然敲擊樂器分為有音高和無有音高兩派,但不同音高的敲擊樂器可以應用在樂曲中不同的地方。例如定音鼓在樂團中是有如拍子機的存在。

創造:只屬於你的樂器

敲擊樂的可能性無限大,任何物品都可以成為敲擊樂器。只要理解各種物品的特性、材質、大小,再嘗試拼砌出不同的物品組合,你也可以成為一位敲擊樂手!


VI. 埃德加 · 瓦雷茲:《電離》(Edgard Varèse: Ionisation)

認識:劃時代的鉅作

轉眼間就來到最後一首曲目了,大家對敲擊樂的認識又有沒有加深了呢?現在就先說說《電離》這首樂曲吧!創作於1931年的《電離》在西洋古典音樂史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是第一首「純」敲擊樂作品呢!

瓦雷茲在《電離》中捨棄了旋律與和聲的概念,反而專注於音色的細節,形成各種微妙層次和錯綜複雜的聲響。在20世紀初那個工業發展蓬勃的時代,《電離》的面世彷似將工業世界與恐怖雜音結合在一起,發出噪音般的聲響挑戰大眾對音樂的概念。

發掘:埃德加的抱負——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上文提到,《電離》是當時第一首完全由敲擊樂器演奏的樂曲。那麼,當時瓦雷茲又是抱着如何的理想來創作《電離》?或許我們可以從作曲家本人的話語中略知一二:

「我們的音樂元素必須變得更為豐富。 我們也非常需要新的樂器⋯⋯音樂家應該在機械專家的幫助下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在我的作品中,我一直覺得需要嶄新、能清楚表達訊息的媒介。 我拒絕將樂曲交予給自己已經聽過的聲音。我正在尋找的是新的技術媒介,可以適應每一種思想表達,並能跟上人類的觀點。」

瓦雷茲,與《紐約電報》的訪談

看完這段引文,大家應該知道埃德加的理想了吧?沒錯,當時他正在尋找一些非傳統的樂器甚至東西來譜寫新作,他深信新的媒介更能有力地向聽眾呈現藝術家的思緒,這也是《電離》中出現很多奇怪樂器和聲響的原因。你又能否成攻解讀埃德加透過《電離》傳達予觀眾的訊息?

創造:嶄新的表達媒介

欣賞完整個音樂會,腦子中一定會有很多想法吧?除了言語、文字外,為何不試試用音樂來表達呢?埃德加的抱負又能否啟發你呢?


原文刊於香港藝術節青少年之友2019年3月16日之導賞手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