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艾格蒙序曲》

艾格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歌德將史實稍加修改並將之寫成戲劇,完成於一七八八年。故事設定於十六世紀在西班牙統治下的荷蘭,法蘭德爾領主艾格蒙伯爵為了拯救祖國脫離西班牙的暴政統治,以獨立運動領袖的身份登場。 最後他不幸遭補,被宣判死刑。愛人克拉芬冒死搭救未果,服毒自盡。不久克拉芬以幻影的形象出現在臨上斷頭台的艾格蒙面前,獻給他勝利的花環,代表他的犧牲將令荷蘭人民得到解放。

一八一零年,歌德的劇作在維也納劇院上演,劇院總監委約貝多芬為《艾格蒙》一劇創作配樂。貝多芬在數年前曾為拿破崙在法國稱帝一事勃然大怒,將原定獻予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樂譜撕碎。對拿破崙的景仰破滅後,貝多芬通過創作《艾格蒙》來表達出自己對「英雄」一詞的解讀:英雄應為自己的理念而奮鬥,這種理念必須堅定不變,甚至為之犧牲性命亦在所不惜。

《艾格蒙序曲》常被獨立演奏,是現今音樂會上常見的曲目。強而有力的開首象徵著西班牙人的強權統治,柔和的雙簧管是情人克拉芬的聲音。第一主題最先由大提琴所呈現出,描寫艾格蒙身為獨立運動領袖的風采。再現部過後的一小節暫停代表艾格蒙被處死,不久飛快的尾聲響起雄壯的音樂,代表艾格蒙的犧牲激起了荷蘭人民對暴政的憤怒,同時表現人民對獲得自由的憧憬。最後,樂曲在富麗堂皇的凱歌中結束。

原文刊於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管弦樂團2019年3月24日之音樂會場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