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之鉅作: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

一八三零年,法國作曲家白遼士(Hector Berlioz)創作了一首在浪漫主義音樂時期中最為重要的作品——《藝術家一生中的插曲》(Épisode de la vie d’un artiste / An Episode in the Life of an Artist),亦即是我們現今所認識的《幻想交響曲》( Symphonie Fantastique / Fantastical Symphony)。

棄醫習樂.

白遼士一八零三年出生於法國東南部。其父親是一位醫生,十七歲的時侯被送到巴黎學醫,但其實白遼士早就打算以音樂為終生職業(有趣的是,白遼士抵達巴黎的時侯從來沒有聽過樂團演出)。因此在入學短短一年後,便成為作曲家列蕭(Jean-François Le Sueur)的弟子。二十二歲時寫成《莊嚴彌撒》(Messe Solennelle),翌年入讀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並連續四年奪得羅馬大獎。

白遼士早期的作品深受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及斯蓬蒂尼(Gaspare Spontini)影響,但在一八二八年的一場貝多芬作品音樂會卻為白遼士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奠定了他未來的創作風格:富戲劇性和詩意的音樂作品、卻不至於浮誇不實。除了貝多芬以外,韋伯的作品對當時這位年輕作曲家亦影響深遠。綜合了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以及韋伯的德語歌劇《魔彈射手》,才造就了《幻想交響曲》的誕生。

「貝多芬在我面前開創了音樂的新世界,就如莎士比亞揭示了詩歌的新世界一樣。」

——白遼士

《幻想交響曲》是白遼士大型管弦樂作品的處子之作,同時亦是他的代表作。整首曲目分為五個樂章,每個樂章都有獨立之標題:

I. 夢與熱情 Rêveries-Passions

II. 舞會 Un bal

III. 園林景緻 Scène aux champs

IV. 斷頭台進行曲 La marche au supplice

V. 女巫安息夜之夢 Songe d’une nuit de sabbat

五個部分風格各異,但每個樂章都是獨特的。白遼士為何會寫出一首如此奇特的作品?和其他音樂一樣,《幻想交響曲》亦有自己的故事。

背景.

「我的生活是一部很有趣的小說。」

——白遼士

的確,從後世的角度來看,《幻想交響曲》就是白遼士自己的生活故事。創作《幻想交響曲》的靈感除了來自白遼士本人的生活外,其實亦來自一本書:迪昆西(Thomas De Quincey)的《一名英國鴉片吸食者之自白》。正如標題所言,這本書是描述鴉片吸食者的內心獨白,鴉片如何令自己失去動力,令自己墮落,摧毀一個人的心智。白遼士看得涕泗交頤,他把自己幻想成是書中的主角。

白遼士原來是個鴉片吸食者?當然不是。

愛情,就是白遼士正在吸食的「鴉片」。

一八二七年的秋天,白遼士在巴黎劇院觀賞某英國劇團演出的莎士比亞悲劇《哈姆雷特》。然而,他卻在意一名女子:奧菲莉亞的扮演者——著名女演員史密遜(Harriet Smithson)。白遼士完全被她的美貌和氣質吸引著。他完全陷入瘋狂的狀況之中。白遼士對她的愛和激情令自己如同行屍走肉般,每分每秒也在惦掛著自己的心上人,和一名鴉片吸食者無異。他寫過幾封求愛的信件予史密遜,但都遭到史密遜冷漠的拒絕。萬念俱灰的白遼士曾打算尋死,而方法,諷刺地就是使用鴉片。

但如此的愛情創傷卻給予白遼士譜寫《幻想交響曲》(當然還有他代入《一名英國鴉片吸食者之自白》一書中的經歷)的基本構想。一八三零年十二月五日首演時,白遼士親自為作品撰寫了一分簡介。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這是一首由器樂所演奏的戲劇,由於沒有台詞,所以必先解釋清楚故事大綱。」

解說.

《幻想交響曲》

《藝術家一生中的插曲》

一位年輕的音樂家,他想像力豐富,才華洋溢。卻因無望的愛情而墮入絕望的深淵。他欲以鴉片了結自己悲慘的生命,卻因劑量不足而未能成功。他置身於詭異的夢境,他的思緒、記憶和情感化成不同景象,帶領他到可怕的夢境中。他的愛人成了一個固定樂思,在腦中陰魂不散。

I. 夢與熱情 Rêveries-Passions

還記得遇上她的日子。那種喜悅,那種渴望。她是如此的美麗,高貴而動人。猛烈的感情使我不能自拔,心靈的疲憊,鬱鬱的愁思,一一刺進我的心裏,痛苦不堪。

樂曲始於一段緩慢又冗長的引子,失落卻又帶點甜蜜的感覺,就像是在描寫白遼士心中那個完美卻得不到的女人。小提琴獨自呈現出固定樂思,再經不同的樂器作處理變化,漸漸由整個樂團合奏。樂章末段,白遼士特別以西班牙文標上了「虔誠地」(religiosamente),彷彿就像主人翁在被痛苦狠狠折磨後,以宗教來獲得短暫安寧一般。

II. 舞會 Un bal

張開眼睛,自己身處在舞會之中,這是個上等人仕出席的舞會,每個人都悉心打扮。然後,她又出現了。每次我一看見她,我就會激動起來。我嘗試去牽她的手,但在一片人流中,她失去了蹤影。

最愛出席了舞會,心情當然忐忑不定。開首快速拉奏的低音弦樂就像是在表達這像不安的思緒似的。同時豎琴和小提琴則在描繪著五光十色的華麗舞會,每個人都盛裝打扮,玩樂一番。樂章中段短暫出現的固定樂思代表了在人群中約穩約現的心上人,主人翁始終都留不住她。

III. 園林景緻 Scène aux champs

夏日傍晚,兩位牧羊人在田園氛圍中合唱。我站在草原中,享受如此寧靜的景色。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微風為我帶來希望。我閉起雙眼,幻想著我和她幸福的日子,我以後將不再孤單!然而,一股不安湧上心頭。她是否真的愛我?希望消失,黑暗再次降臨,兩位牧羊人只剩下一位,另一位不知所蹤,遠處雷聲在低鳴,最後只有靜寂。

白遼士以英國管及雙簧管各一枝來呈現兩位牧羊人的合唱,前者在演舞台上,而後者則在後台,以營造出空間感以及雙方互相呼應的效果。整個樂章大部分時間都非常抒情,直至中段主人翁再次回想起心上人(固定樂思出現),氣氛忽然變得緊張激昂,猶如狂風在吹嘯一樣,田園氛圍頓時蕩然無存。後段英國管再吹出開首的牧羊人動機,但原本作為呼應的雙簧管卻沒有回應。定音鼓低聲作響,寓意暴風雨即將迫近——

IV. 斷頭台進行曲 La marche au supplice

我在一瞬間明白,她已不會再回來。讓我服下這些鴉片,好讓我脫離塵世。但是這些劑量卻令我墮入無止境的惡夢中!我殺了我心愛的女人,被判處死刑,被抬往刑場行刑。我回想她的美貌,然而,我看着利刃落下,眼前景色天昏地暗,我並未死去,我看着自己的身體仍在斷頭台上,頸子在不斷噴出深紅色的血液。

猶如行軍般的音樂描繪著服用了鴉片後的恐怖景像。銅管、敲擊樂在瘋狂演奏、巴松管獨奏在背後呈現出詭異的旋律、弦樂在混沌中亂奏……一切直至尾段單簧管奏出固定樂思的數個小節(寓意主人翁在死前回想起心上人),忽然一聲爆發——利刃落下,主人翁人頭落地。

V. 女巫安息夜之夢 Songe d’une nuit de sabbat

我死了。身邊盡是面目猙獰的妖怪、魑魅和女巫來為我送葬。耳中都是他們的嘲笑,以及遠處教堂的鐘聲。她再次出現,但已失去往日的高貴,變得猥瑣而古怪,她面色蒼白得可怕,雙目無神。她加入身邊的不祥之物,跳起令人不安的舞蹈來為我送葬,聖歌《神怒之日》(Dies Irae)在地獄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我真真正正地死去,最後所見的是她冷漠而陰森的笑容。

原本高貴優雅的固定樂思在此樂章中被扭曲得可怕異常,彷彿是某種妖魅的笑聲一樣。這種嚇人的笑聲忽然被樂團齊奏所淹沒,代表心上人加入了魑魅魍魎的行列之中。敲擊樂奏出像是教堂的鐘聲,像是為末日倒數似的。銅管的獨奏在著名導演史丹利 · 庫柏力克所執導的《閃靈》中作配樂使用而被廣為人知,而這段是本來是聖歌《神怒之日》,在此卻變得怪異恐怖。不久樂曲旋即加快速度,真正的送葬來了。弦樂和木管交替瘋狂地演奏,就像是某種怪物的舞蹈一般。樂曲尾段各種樂器的狂嘯為送葬劃上句號,而這位音樂家主人翁真真正正地在心上人以及各種妖怪的見証下迎接死亡,結束其悲劇般的故事。

後續.

聽完整首大約一小時的交響曲,處處可以看出白遼士本人的經歷。一八三零年首演時,李斯特非常喜歡這首作品。巧合地,當晚在歌劇院史密遜在演出《波蒂契的啞女》(La Muette de Portici)中芬妮拉一角。

既然《幻想交響曲》是由白遼士和史密遜二人的經歷,那麼史密遜亦以某種形式在作品中出現。固定樂思(idée fixe,即是類似華格納的主導動機一樣,以一句樂句或旋律代表某一樣事物。

這就是《幻想交響曲》中的固定樂思。首次出現於第一樂章夢與熱情中。細心聆聽的話,往後數個樂章亦有出現過(例如第四樂章斷頭台進行曲的最後一句)。

《幻想交響曲》中的主角最後未能成功追求心上人,更因吸食鴉片而死。那麼白遼士本人呢?

一八三二年,史密遜再次隨團到訪巴黎。當時她的名氣已大不如前,而且欠下一身債務。白遼士花了一大筆錢組織一場音樂會(甚至刻意為佳人遷就日期),並邀請史密遜到場。白遼士本人親任定音鼓樂手,演出自己的《幻想交響曲》。

據友人海涅記載,當兩人視線對上時,白遼士就會發瘋似的猛打定音鼓。最後,史密遜終於接受白遼士的愛意,於一八三三年和他結為夫妻。《幻想交響曲》不再幻想,而是現實。

正如筆者所言,《幻想交響曲》成真,第四第五樂章的劇情也成真了。當然白遼士並沒有殺死自己的妻子,也沒有被判死刑,更沒有在地獄被一班鬼怪送葬。只是他們兩夫妻的感情在一八四六年出現變化,過氣女演員和身無分文的作曲家,結果這段婚姻到最後失敗得一塌糊塗。

就如《幻想交響曲》的故事一樣,有著美麗的開首,卻欠缺完滿的結局。

錄音推薦

1. Sir Colin Davis: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DECCA]

2. Sir Colin Davis: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LSO Live]

3. Charles Munch: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RCA]

市面上有不少高質的錄音,正所謂人各有所好,百貨應百客,上面三個都是筆者私心推薦的優秀錄音,大家可以一試。

古斯

*本文發表於二零一五年八月十七日,並於二零二零年一月十九日重新改寫。

對「天馬行空之鉅作: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的一則回應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