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 · 為紀念一位英雄人物——淺談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英雄 · 為紀念一位英雄人物——淺談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一七九二年,拿破崙執意剷除歐洲專制君主和非民選統治者,因而向奧地利皇帝宣戰。身在維也納的貝多芬亦深受當時的革命氣氛感染。嚮往自由平等、敬佩法國革命的理想的他成為了拿破崙思想的追隨者。 繼續閱讀 英雄 · 為紀念一位英雄人物——淺談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獻給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的英雄: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獻給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的英雄: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的學生厲斯是第一個把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告訴貝多芬的人,貝多芬聽後勃然大怒,像是無法接受真相似的,忿怒中他把這份樂譜撕掉了,拿破崙在貝多芬心中的形象亦跟樂譜一樣撕得稀碎。 繼續閱讀 獻給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的英雄: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

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

關於《第五交響曲》開首的四個「登登登櫈」動機,其源由一直眾說紛云。有說是「命運在敲門」,亦有說是來自維也納林間樹上歌唱的一隻鳥,同時有人認為是取材自海頓的《第八十八交響曲》。但無論如何,開首的四個音符已經成為《第五交響曲》最標誌性的動機。 繼續閱讀 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貝多芬的《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貝多芬的《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

「在月光閃耀的瑞士琉森湖上,隨波搖盪的小舟一般。」詩人雷斯塔市對貝多芬《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的描述成為了這首出名的樂曲另一的別名,就是《月光》。雖然這不是貝多芬自己所命名的,但《月光》一詞卻成為了這首樂曲為人熟悉的俗稱。

繼續閱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貝多芬的《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

幻想與探索,談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三鋼琴奏鳴曲》

幻想與探索,談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三鋼琴奏鳴曲》

譜寫這首奏鳴曲時,貝多芬時值三十歲。當時他的鋼琴家和指揮家身份已在維也納廣為人知,在這時,他沒有選擇依循舊有的成功之路,而是開始探索新的作曲法,《第十三號鋼琴奏鳴曲》就是他在這條路上的早期嘗試之一。 繼續閱讀 幻想與探索,談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三鋼琴奏鳴曲》

向命運的宣告───「悲愴」

向命運的宣告───「悲愴」

貝多芬一生寫下32首鋼琴奏鳴曲,其作品可分為三個主要不同時期所創作。而當中,前期的作品最廣為人知非《悲愴》和被後人名為月光的第十四首鋼琴奏鳴曲莫屬。而第八‍首鋼琴奏鳴曲《悲愴》可謂早期作品中的頂峰之作。貝氏不但在其中運用了創新的寫作手法,更把自己強烈的情感融入在曲中‍,此作品可謂是他的寫照。 繼續閱讀 向命運的宣告───「悲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