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於朦朧之夢境:談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是奠定德布西的名聲的傑作,亦是印象主義的代表作。德布西從史提芬‧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的田園詩『牧神的午後』(L’Après-midi d’un faune)中取得靈感,計劃寫作《前奏曲》、《間奏曲》和《釋義終曲》。但可惜只有前奏曲在1894年完成,並於同年12月22日在巴黎舉辦的薩爾‧達庫爾(Salle d’Harcourt)的音樂會首演。

整首詩歌描述半人半獸的牧神在現實、夢境與回憶之間徘徊。夏日中午,牧神在樹蔭下歇息,半睡半醒間看到在水邊嬉水的仙女。突然慾火焚身,欲抱住兩位仙女跑進玫瑰花叢,親吻她們。但她們從手臂中溜走,牧神分不清這是夢境,還是現實。然後,牧神的熱情亦轉向愛的女神維納斯,以為抱住了她,但也只是個幻影。牧神從夢境清醒過後,感到一陣疲倦,決意再續小睡。

  德布西將樂曲解說為「以一系列的圖畫,表現出牧神在午後悶熱的暑氣中的慾望與幻想。」開首由長笛獨奏,呈現象徵牧神的第一主題。竪琴如流水般的滑音,增添閃爍的聲效。這音型利用半音諧填滿三全音音程(tritone),令調性有點模糊,營造牧神虛浮、夢幻般的夢境。第二主題則由雙簧管引入,表示牧神對仙女的欲望。

      之後木管樂和弦樂奏出更加優美的第三主題,表現牧神沉醉對維納斯甜蜜的愛情。隨著第一小提琴獨奏其後的旋律,暗示夢境裡發生的一切也逐漸消失,牧神再次回到朦朧的睡意中。樂曲最後以豎琴下行音與法國號的和絃作結。

      此曲擁有模糊的曲式和調性,也採用難以捉摸的不協和絃,利用不同樂器的音色,卻創造出全新的聲音與音響,而這種結構深深影響後世的作曲家。

原文刊於香港節慶管弦樂團2016年11月20日之音樂會場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