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白遼士到拉赫曼尼諾夫
《羅恩格林》的腳本是由華格納本人編寫。縱使當中有些元素是取材自歷史,但其性質應歸類為童話歌劇。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可說是作曲家本人最著名且最受歡迎的作品。當時三十五歲的柴可夫斯基憑此曲揚威國際,樂曲美國首演後大獲好評,歐洲各國亦爭相演出此曲。早在一八三四年,白遼士曾打算以一齣《貝維努托 · 切里尼》進軍巴黎歌劇院。《第二鋼琴協奏曲》便是拉赫曼尼諾夫浴火重生後的首部作曲,他把此曲獻給達爾醫生以示感謝。 繼續閱讀 從白遼士到拉赫曼尼諾夫
《羅恩格林》的腳本是由華格納本人編寫。縱使當中有些元素是取材自歷史,但其性質應歸類為童話歌劇。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可說是作曲家本人最著名且最受歡迎的作品。當時三十五歲的柴可夫斯基憑此曲揚威國際,樂曲美國首演後大獲好評,歐洲各國亦爭相演出此曲。早在一八三四年,白遼士曾打算以一齣《貝維努托 · 切里尼》進軍巴黎歌劇院。《第二鋼琴協奏曲》便是拉赫曼尼諾夫浴火重生後的首部作曲,他把此曲獻給達爾醫生以示感謝。 繼續閱讀 從白遼士到拉赫曼尼諾夫
若說《女武神》最具人性光輝、最能感動人心,那麼《齊格飛》便是四部曲中最輕快活潑的一部。在本劇中你將見證一位無畏少年的成長,步步邁向英雄之路。同時,指環在神界和凡間所帶來的影響開始浮現,侏儒兄弟與巨龍爭奪指環之時,眾神之父佛旦亦在為即將到來的神域末日做好準備。 繼續閱讀 剖析《齊格飛》:華格納筆下的傳奇英雄
一如標題所言,這是一場焦點被搶的《齊格飛》。當中主因無疑是當晚飾演米密的卡捷洛西實在是唱得太好了。自幕開起,他已展示出其極致精細的聲音控制技巧。 繼續閱讀 一場焦點被搶的《齊格飛》- – – 點評港樂《指環》四步曲之三
故事講述14世紀羅馬護民官黎恩濟為民眾爭取自由的革命。黎恩濟揭竿起義,帶領民眾對抗暴虐的貴族,成功爭取自由。但卻因為黎恩濟之妹與貴族少年之戀和其他因素,而遭到市民誤解所殺。最終市民辛苦爭取的自由亦隨之消失。 繼續閱讀 華格納的《黎恩濟》序曲
關於華格納譜寫《威森德的五首歌》的動機至今仍眾說紛紜,不過比較為大眾所接受的說法就是威森德夫人曾經和華格納一段不可告人的曖昧關係。《最後四首歌》是史特勞斯最後完成的作品。當初其實只是四首獨立創作的作品,史特勞斯死後出版商才將四首作品輯錄在一起,並以《最後四首歌》的名義出版。 繼續閱讀 最愛德語歌曲集(一)
「感謝你,為我誕下活潑可愛的兒子:齊格飛 · 華格納。」
結婚四個月後,12月25日正是柯西瑪的生日。早上七時多,剛睡醒的柯西瑪聽到家中的樓梯傳來悠揚樂韻,原來這是華格納為她譜寫、送給她作為生日禮物之歌。 繼續閱讀 給我的摰愛:《齊格飛牧歌》
《女武神》全劇出現了很多重要的主導動機,這些主導動機直到往後的《齊格飛》和《諸神的黃昏》皆有出現。 繼續閱讀 剖析《女武神》之其二:主導動機解說(第一幕)
很多人都說《女武神》是四部曲中對人性描寫著墨最重、亦是比較易代入感情的一部,兄妹之間的不倫之戀、父女之間的感情,凡人和神祇的恩怨情仇,全部都在《女武神》中一一上演。 繼續閱讀 剖析《女武神》之其一:人物關係和故事大綱
飛翔的荷蘭人其實是一艘傳說中的幽靈船,而且遭受詛咒,永遠不得歸鄉或上岸。此船航行速度極快,任何船隻皆望塵莫及,而且每次出現必有暴風雨相伴,並帶來厄運,是水手們出海時所畏懼的存在。 繼續閱讀 《飛翔的荷蘭人》:愛與詛咒的故事(上)
初接觸《指環》的朋友,想必一定會認為很難入手吧。龐大的編制,十多個小時的音樂,應該如何消化? 繼續閱讀 論《指環》管弦樂選段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