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於1868年4月10日首演獲得一致好評後,布拉姆斯便創作出更多的聲樂作品。1867至72這數年間,可謂是布拉姆斯聲樂作品的輝煌時期。除了《德意志安魂曲》外,很多著名的合唱曲都是創作於這個時期,其中包括清唱劇《李奧納度》(Rinaldo)、《命運之歌》(Schicksalslied)、《勝利之歌》(Triumphlied)。除了《李奧納度》和《德意志安魂曲》外,那五年間創作的作品編制大多都較小,《女低音狂想曲》(Alto Rhapsody for Mezzo-Sorprano, Male Chorus and Orchestra)就是其一例證。
《女低音狂想曲》中的歌詞取材自詩人歌德的《冬天哈爾茲之旅途》(Harzreise im Winter)中的第五至第七節。哥德於1777年寫下此詩,當時他和一位深受自己前作《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感動的青年到哈爾茲登山,在過程中有感而發寫下。而詩作本身亦包含了哥德本人對世間的審視和其態度,布拉姆斯對內容產生共鳴,因此將之選為新曲的歌詞。
本曲除了女低音獨唱外,亦需要一個男聲合唱團。和此作品淵源至深的,當然就是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一家莫屬。事情要追溯至1869年,當時36歲的布拉姆斯愛上了克拉拉之女,尤莉(Julie Schumann)。克拉拉和尤莉本人對布拉姆斯的愛意一慨不知情,而布拉姆斯亦將自己的感覺埋於心房中,原因是尤莉經已和一位伯爵訂婚,面對這一切,布拉姆斯都顯得無能為力。
作為一位音樂家,創作樂曲無疑是一個抒發情緒的好方法。《女低音狂想曲》就是布拉姆斯以最悲慟、最哀傷的心情寫成。樂曲分為三個部分,c小調的第一部分表現出布拉姆斯對人世的怨恨、對命運的詛咒。樂曲以平穩的步伐開始,再以陰沉悲痛的色調推進。獨唱以充滿疑惑的聲音控訴,然後逐漸變得哀傷,表現出冬天的蒼涼,影射主角內心的孤寂。
Aber abseits wer ist’s? Im Gebüsch verliert sich sein Pfad; hinter ihm schlagen die Sträuche zusammen, das Gras steht wieder auf, die Öde verschlingt ihn. |
是誰離開了我? 他的道路淹沒在灌木中; 枝椏在他身後叢生; 雜草茂盛地生長; 廢土已將之呑噬。 |
三段曲式的第二部分同樣是c小調,甚有歌劇詠嘆調的影子。在中提琴以對位形式的襯托下,小提琴和獨唱同步進入第二部分。獨唱以更鬱結的情緒演唱,在「In ungenügender Selbstsucht」之處更是令人動容。然後重複第二部分首半的歌詞,再悄悄地轉為C大調導入第三部分。
Ach, wer heilet die Schmerzen dess, dem Balsam zu Gift ward? Der sich Menschenhaß aus der Fülle der Liebe trank! Erst verachtet, nun ein Verächter, zehrt er heimlich auf seinen eigenen Wert In ungenügender Selbstsucht. |
啊,誰能冶癒傷痛 香料變成毒藥的傷痛 吞忍人間的仇恨 讓愛蓋過的仇恨 遭鄙視,如今自鄙 暗自磨滅 自身的價值 深陷自我之中 |
第三部分開首,在男聲合唱團加入之際,弦樂的撥奏將陰暗的色調抹去,換上溫暖慰藉人心的樂句。音樂變得更為抒懷,旋律有如得像讚美聖詠一般。配合著樂團間斷的演奏,歌唱者重覆了開首的歌詞,然後把樂曲慢慢導向結尾。最終,音樂止於靜謐中,神已為苦難者指引方向,迷途之人彷彿經已獲得救贖。
Ist auf deinem Psalter, Vater der Liebe, ein Ton seinem Ohre vernehmlich, so erquicke sein Herz! Öffne den umwölkten Blick über die tausend Quellen neben dem Durstenden in der Wüste! |
若有祢的聖詠經 慈愛的父,只要一樂音 讓他聽見 讓他的心靈甦醒! 為他撥開雲霧 讓他看見成千的清泉 於荒野之中 解除乾渴 |
克拉拉看過此曲後,在日記上寫道:「我很久沒被一首作品如此深深感動過。字裡行間滲雜著哀傷、悲痛,都帶給我很大的衝擊。」布拉姆斯本人在信中亦提到,這首作品夾雜了他兩種的情緒來寫作:哀痛、以及憤慨。
樂曲於1870年3月3日,由紐曼(Ernst Naumann)指揮,維雅多嘉茜亞(Pauline Viardot-Garcia)擔任獨唱,於耶拿(Jena)首演,並於同年出版樂譜。
最終,布拉姆斯將此曲化為「婚禮的祝福」,作為新婚禮物飲恨地贈予自己的心上人及其新郎,正式為1869年的夏日單戀劃下悲痛的句號。
錄音推薦:
1. Ann Hallenberg; Philippe Herreweghe: Orchestre des Champs-Elysées [PHI]
2. Christa Ludwig; Otto Klemperer: Philharmonia Orchestra [Warner]
3. Mildred Miller; Bruno Walter: Columbia Syphony Orchestra [SONY]
原文刊於香港節慶管弦樂團2016年11月27日之音樂會場刊上。
古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