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納的《黎恩濟》序曲

華格納稱自己的歌劇作品為樂劇。他完成了的十三套樂劇之中,只有十套符合他自己提倡的「整體藝術」理念,而這十套作品每年八月都會在華格納本人創立的拜萊特音樂節中演出。《黎恩濟》,很遺憾並非在拜萊特音樂節的曲目名單上,但這首華格納早期的作品已展現出他非凡的音樂天份,首演反應亦非常正面,華格納因之而成為當時歐洲備受矚目的作曲家。

故事講述14世紀羅馬護民官黎恩濟為民眾爭取自由的革命。黎恩濟揭竿起義,帶領民眾對抗暴虐的貴族,成功爭取自由。但卻因為黎恩濟之妹與貴族少年之戀和其他因素,而遭到市民誤解所殺。最終市民辛苦爭取的自由亦隨之消失。

序曲開首的長音是反抗狼煙的動機,弦樂接著奏出沉穩而抒情的樂句代表著黎恩濟甘願為人民犧牲的決心。然後慢慢推往高潮,歡欣的氣氛代表人民取得了自由,是為勝利的呼叫。黎恩濟動機以輕快的形式再次出現,和人民一起慶祝,最後序曲於有如聖詠頌歌的氛圍下完結。

原文刊於馬勒樂團2016年6月11日音樂會之場刊上。

錄音推薦:

Christian Thielemann: Wiener Philharmoniker [DG]

 

古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