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給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的英雄: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的學生厲斯是第一個把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告訴貝多芬的人,貝多芬聽後勃然大怒,像是無法接受真相似的,忿怒中他把這份樂譜撕掉了,拿破崙在貝多芬心中的形象亦跟樂譜一樣撕得稀碎。 繼續閱讀 獻給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的英雄: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的學生厲斯是第一個把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告訴貝多芬的人,貝多芬聽後勃然大怒,像是無法接受真相似的,忿怒中他把這份樂譜撕掉了,拿破崙在貝多芬心中的形象亦跟樂譜一樣撕得稀碎。 繼續閱讀 獻給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的英雄: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我從中感受到一種死亡的氣氛,這和我著手寫作中的作品精神是吻合的。傳到我耳中的是克羅普史托克所著的讚美詩《復活》合唱歌聲。在這一刻,我心中恍然大悟。」 繼續閱讀 馬勒《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生命、死亡與來世
要更加認識韓德爾的音樂世界,我們必須要認識當時韓德爾的時代背景。韓德爾出生於一六八五年,是距今三百年有多的十七世紀。 繼續閱讀 談韓德爾:生涯、歌劇與神劇
能將香港社會百態濃縮於幾分鐘的音樂中,再讓這些片段在大眾社會中流芳百世,恐怕許冠傑必是「開山鼻祖」了。許冠傑的作品以活潑盞鬼的歌詞而廣為人知,繪形繪聲、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七、八十年代間,香港普羅大眾的生活風貌,透過輕鬆的語調,道盡升斗市民為生活奔波勞碌的辛酸。 繼續閱讀 許冠傑──廣東歌鼻祖,生活與藝術的美妙結合
一套優秀的動畫電影必須具備適合作品本身的配樂,就像宮崎駿的動畫遇上久石讓的音樂,才能締造一套又一套令人難以忘懷的作品。筆者跟大家一樣,在童年時欣賞《天空之城》、《千與千尋》、《龍貓》等動畫電影,以上的配樂已經深深烙印在腦海中。 繼續閱讀 一起走過的童年回憶——細味久石讓之動畫電影配樂
全曲基於著名小提琴大師尼可羅‧帕格尼尼《第二十四號隨想曲》裡首十二小節的主題寫成,由引子、主題及二十四段變奏組成。整首狂想曲可以分成三部分,跟鋼琴協奏曲十分相似。
《e小調第二交響曲》,作品二十七,為俄羅斯作曲家謝爾蓋·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寫於一九零六至零七年。其首演於一九零八年在聖彼得堡舉行,由作曲家本人指揮。它與《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一樣,為拉赫曼尼諾夫最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
華沙淪陷的消息很快便傳到身在異國的波蘭人蕭邦耳中,聽後蕭邦傷心欲絕,後悔自己身在異地巴黎,無法和同鄉一同參與這場的戰爭。此時蕭邦正在譜寫他第一本的鋼琴用的練習曲,因著祖國淪陷,便創作了作品十中的《第十二號練習曲》,也是我們常稱的「革命」練習曲。 繼續閱讀 反抗之聲───蕭邦《第十二號鋼琴練習曲》
關於《第五交響曲》開首的四個「登登登櫈」動機,其源由一直眾說紛云。有說是「命運在敲門」,亦有說是來自維也納林間樹上歌唱的一隻鳥,同時有人認為是取材自海頓的《第八十八交響曲》。但無論如何,開首的四個音符已經成為《第五交響曲》最標誌性的動機。 繼續閱讀 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動畫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當中的配樂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本篇文章將會和大家重溫歷年來最震撼人心的樂曲,見證宇宙世紀的歷史。 繼續閱讀 男人的浪漫!細說《機動戰士高達》動畫系列之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