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瑰寶 : 莫札特的第三、第四和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

莫札特大部分協奏性的作品會偏向某一特定時期,其五首小提琴協奏曲也不是例外。除了第一首於1773年創作,其餘四首便在兩年後,他19歲那年完成。隨後,他又寫作兩首小提琴協奏曲,即是降E大調K268及D大調K271a,但經過不少人考證為他人所作,現已被剔除。莫札特除了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從小也擅長演奏小提琴。因此,他熟悉小提琴獨有的音色和技巧。每首協奏曲首兩個樂章的尾聲,以及第三樂章的過門樂句,往往加插幾段華彩。尤其是第三樂章,許多演奏家自由發揮,創作自己獨特的樂句,讓他們能充分展露其技巧。

第三、第四和第五號協奏曲是現今經常被演出的作品,最重要的理由是無論在形式或音色上,莫札特慢慢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前兩首協奏曲主要偏向巴洛克以及洛可可的音樂風格,鑑於當時莫札特跟多名意大利籍小提琴家學習,當中有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納第尼(Pietro Nardini)以及鮑凱利尼(Luigi Boccherini),同時納第尼燃起他為小提琴創作的興趣。所以,他們的作品無形間成為協奏曲的範本。每一首協奏曲幾乎都是開朗活潑的樂曲,代表莫札特少年時的音樂風格,也展露其天真無邪的性格。而慢板樂章則包含一種抒情浪漫的情緒,展現莫札特天生具備豐富的情感。三首的最終樂章採用輪旋曲式(rondeau),展現法國優雅的樂韻,並加插不同民謠風的曲調,以及多次快慢板的變化。

第三號跟前一首協奏曲一樣,富有濃厚的法國色彩。第一樂章的主題與他的《牧人王》(Il ré pastore)第一幕阿敏塔(Aminta)的詠嘆調十分相似。莫札特讓獨奏小提琴與管弦樂的旋律形成美妙的對答,豐富樂曲的內容。第二樂章慢板使用長笛取代先前的雙簧管作開頭,取其音色以配合獨奏小提琴奏出優美卻帶一點幽鬱的主題。據説此樂章跟當時法國著名音樂家嘉維尼耶斯(Pierre Gaviniès) 的協奏曲亦有相似之處。最終樂章則是一首法國風的集錦混成曲(Potpourri)。首先由快板的輪旋曲開始,管弦樂奏出愉快的第一主題,然後獨奏小提琴在小提琴伴奏下奏出散發一種悲傷氣息的副主題。樂曲中段突然轉入g小調,以帕凡舞曲(Pavane)節奏形成行板的旋律。短暫出現後便隨即轉入G大調稍快板的主題,樂團以斷奏的三連音來伴奏由獨奏小提琴歌詠的主題;此主題與古老的史特拉斯堡舞曲(Danse de Strasbouirg)近乎一樣。最後,音樂返回最初的主題,重現獨奏與樂團美妙的對話,由雙簧管和法國號的音響安靜地結束。

第四號開首樂團便奏出雄壯的軍隊節奏,獨奏小提琴在高兩個八度上重復開首的主題,但往後也沒有發展此主題。本曲中,管弦樂的角色與前作大有不同,其奏出的旋律只作伴奏之用;獨奏小提琴擔任主角,奏出華麗的快速音群。經過一段華彩部分,結尾便以響亮的音響下結束,進入溫和優美的第二樂章。獨奏小提琴反復奏出溫和的兩個主題,中段由獨奏小提琴唱出一個斷奏的印象性旋律,雙簧管與第一小提琴加以回應,慢慢引導回主題。第三樂章的結構比較自由,首先獨奏小提琴歌唱輪旋曲的主題,與弦樂之間互相呼喚。然後,從容的快板與溫雅的慢板的節奏在這樂章中反復交替,中間小調的旋律仿佛獨奏小提琴向第一小提琴傾訴,之後以獨奏小提琴跳躍的快速音群承接,返回輪旋曲的主題。最終,獨奏小提琴與第一小提琴奏出主題的後半部分,平靜下結束。

第五號跟前幾首協奏曲相同,選用樂團合奏的形式作開頭。樂團奏出開朗明快的節奏,為樂曲揭開序幕;獨奏小提琴卻以慢板的手法承接,隨後才真正呈現第一主題,將剛才樂團齊奏的旋律藏在伴奏中。獨奏小提琴透過華麗的快速音群,生動活潑地歌唱主題。當樂曲進入第二樂章慢板,樂團奏出短而多的三十二分音符,緩慢地推進;中段的小調旋律更加強此樂章的色彩。最後,第三樂章是三段體曲式,開首第一段是採用小步舞曲的節奏,加上善用管樂不同的音色,為樂曲注入源源不絕的朝氣。這樂章雖然沒有像前兩首協奏曲一樣自由,但增加大小調的變化。當樂曲進入第二段,轉為a小調,莫札特選用土耳其式節奏為主要素材。正因如此,這首樂曲擁有“土耳其風(Turkish)”的稱號。這段節奏中,作者特別要求大堤琴和低音大提琴用弓木彈奏,營造出敲擊的音響(col legno)。隨着這段音樂完结,樂曲再次返回第一段的旋律,結尾主旋律更以三連音方式表達,使用未曾出現的升f小調小步舞曲旋律作結,讓樂章變得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