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格與生命的藝術

賦格與生命的藝術

在巴洛克音樂百花齊放的十八世紀,年邁的巴赫以一曲《賦格的藝術》攀上賦格音樂的顛峰之作。其結構嚴謹之餘又不失理性之美,成為後世許多作曲家的學習對象兼靈感來源,當中包括莫札特、海頓、貝多芬等人——貝多芬甚至將自己的一首作品名為《大賦格》,可見《賦格的藝術》影響之大。 繼續閱讀 賦格與生命的藝術

浦羅歌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

浦羅歌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

蘇聯前最高領導人史大林在《真理報》批評蕭士塔高維契的新歌劇《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指其「低俗、粗鄙、荒唐無稽」、且批評內容不符合「蘇維埃音樂」的標準。一連串的政治風波令國內的作曲家都人人自危,害怕自己會成為下一個被點名批評的目標。 繼續閱讀 浦羅歌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