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二○二○
《阿基拉》(AKIRA)最近在香港和台灣重映,再次引發話題。這齣一九八八年上映、於西方世界引起廣泛迴響的動畫電影,《阿基拉》無疑是在日本動畫以至電影史上的里程碑——它是少數以70mm攝影機拍攝的動畫電影、繪製過程中用了破紀錄的三百二十七種顏色、分鏡版原本多達二千張、預算達到十億日圓,這亦是為何本片至今仍極具話題性的原因。在武漢肺炎蔓延全球的二○二○證明了它歷久不衰的魅力,同時亦成功預言了東京奧運的失敗。
劇情
一九八八年東京大爆炸的三十一年後,二○一九年的「新東京」是一個充斥著犯罪、社運、飆車幫等反烏托邦元素的世界。主角金田的好友鐵雄因一次意外而成為政府「阿基拉」計畫中的實驗品,擁有無限潛能的超能力在他身上逐漸覺醒。鐵雄沉醉於新力量所帶來的快感以及對權力的渴望,並決定向超能力者「阿基拉」挑戰。
芸能山城組
音樂上,導演大友克洋請來了作曲家暨工程師山城祥二(本名大橋力)負責創作,並由他所主導的音樂團體芸能山城組擔任演奏。自一九六六年成立以來,芸能山城組就在日本贏得了很高的評價。芸能山城組開發了其原創的融合模式,揉合了來自不同地方的音樂及文化價值,造就了一種嶄新的世界音樂形式。
芸能山城組最初開始探索日本、印尼以及數個亞洲和非洲國家的傳統音樂進行創作。 然而作為一個音樂團體,芸能山城組集合了擁有文化人類學、人類學、分子生物學和信息科學等領域的專業人員,這些成員令芸能山城組能對未知的音樂領域進行各種研究。 根據它們的介紹,芸能山城組現在能夠精通八十多種不同的音樂系統。
《阿基拉》+芸能山城組
自從《輪迴交響樂》在一九八六年發行並獲得好評後,大橋力受邀為《阿基拉》創作音樂。是次委託對芸能山城組來說無疑是一個里程碑。除了是它們第一次為電影灌錄配樂外,大橋力在充裕資金下可以完全自由發揮進行創作、而大友克洋保證不進行任何干涉。然而時間緊湊,芸能山城組只有半年的時間來創作配樂,而靈感在大橋力腦海中一一浮現,這些都是比《輪迴交響樂》更加前衛、最具野心的創作。
最終,《阿基拉》的配樂大獲好評,亦被認為是廿一世紀電影音樂的不朽之作以及世界音樂的指標性作品。誰又能想像到印尼甘美朗音樂、日本能樂、電子合成器、人聲合唱、宗教音樂和其他世界音樂元素的混合物可以創造出這樣的化學效果?
《阿基拉》的寓意
紙醉金迷的近未來、繁華都市背後的頹垣敗瓦、腐敗政府與人民的角力、軍警武力鎮壓社運、新興宗教的盲目崇拜……三十年過去,《阿基拉》中對現實的預言都一一實現。我們的科技尚未發展至有如故事中的先進,但人心卻早已腐化。也許大友克洋早就對社會及人性失望,也許人類從來都未曾進步。
再談芸能山城組
筆者猶記得當初接觸《阿基拉》配樂的衝擊:清脆的甘美朗、宛如宗教音樂的吟唱、富金屬感的電子合成器……種稱元素相互鋪陳運用,造就了超凡脫俗的聽覺饗宴。然而除了《阿基拉》以外,芸能山城組還有數張專輯值得細心聆聽。
1. 輪迴交響樂(Ecophony Rinne)
一九八六年推出的《輪迴交響樂》可說是奠定芸能山城組地位的作品,亦是該團在風格上踏入成熟期的象徵。四個樂章分別名為《翠生》、《散華》、《瞑想》及《轉生》,其音樂訴說著東洋的宇宙觀。當中有很多音樂元素都能夠在兩年後的《阿基拉》配樂中找到,例如《轉生》開首的甘美朗和《金田》就十分相似。
2. 恐山 / 銅之劍舞(Mountain of Fear/Copper Sword Dance)
一九七六年推出的《恐山 / 銅之劍舞》以喪樂、巫術、招魂和地獄為背景的極另類創作,「恐山」是日本民俗中通往陰陽兩界的聖地。此專輯芸能山城組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因此實驗性質較重。當中民族音樂佔的比例不大,反而仍是電結他等常見的樂器作為主導性質。不過容許筆者在此提醒大家,播放前敬請降低音量。
3. 翠星交響樂(Ecophony Gaia)
一九九○年推出的《翠星交響樂》是為日本大阪「花與綠博覽會」所寫的作品。六個樂章分別名為《黎明》、《創生》、《祝禱》、《熟壞》、《邂逅》以及《讚歌》。筆者認為《翠星交響樂》是芸能山城組奇想天外、最令人讚嘆的作品。音色充滿豐沛律動、燦華如晶,歌聲飄揚舒暢如風、華美絕倫。宇宙至盤古初開、到萬物宣告崩壞,都一一寫在曲子裡。
古斯
二○二○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