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冠傑──廣東歌鼻祖,生活與藝術的美妙結合

近年樂壇掀起一股「回憶潮」,各台爭相邀請天王天后登台演出。眼見昔日巨星,依舊寶刀未老,在台上又唱又跳,大放異彩,不禁為今天風光不再、飽受抨擊的香港樂壇而歎息。

粵語歌是港人最引以為傲的本土文化。七十年代之前,香港樂壇仍以粵曲、英文歌及國語歌為主,前者常見於昔日茶樓、茶館,後兩者的服務對象則主要為香港早期娛樂場所如夜總會的高級洋客。六十年代,粵語電影開始蓬勃發展,配樂多為改編自粵曲的粵語流行歌曲,亦常見於當時的廣播劇及廣告,深受大眾市民歡迎,但粵語歌在當時仍未發展為獨立產業,甚至被年青一代視為市井俚俗之物(一九六四年六月八日,英國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訪港,旋即令「夾band」成為年輕人眼中最新潮、最時尚的玩意)。

歌神許冠傑,便是這股「夾band」潮下的產物。出生於音樂世家的他,父親是國樂大師許世昌,母親李倩雲則喜唱粵曲。在音樂的熏陶下,適逢英文歌流行,許冠傑與幾位志同道合的「band友」於一九六六年組成「蓮花樂隊」(The Lotus),推出〈Just A Little c/w Spoonful Of Sugar〉及〈I’ll Be Waiting c/w Cute Little June〉兩隻專輯。

Picture1
來源:Study More Chinese

當時樂隊成員們的「Mop-top」髮型,就是披頭四熱潮下的時尚象徵之一。幾位年輕人頂著幾個蘑菇,穿上標準西裝,由許冠傑活潑地彈唱一句──

  So I’ll cry just a little ‘cause I love you so

說真的確實有約翰.列儂(John Lennon;披頭四主音)輕唱「And when I touch you, I feel happy inside」(〈 Want To Hold Your Hand〉)的影子,只是許冠傑不像約翰.列儂一樣,把結他捧得老高。

Picture1.png
左上起:Ringo Starr、John Lennon
左下起:Paul McCartney、George Harrison
來源:Miss Darcy’s Adventures

歐美流行音樂對許冠傑的影響豈止於造型,在音樂創作上更是一種藝術昇華。他的作品處處可見披頭四(The Beatles)與貓王皮禮士利(Elvis Presley)作品的影子,當中有些甚至直接在原曲上另譜新詞,例如《行快D啦喂》改編自《Can’t Buy Me Love》(The Beatles),而《柔情淚》則改編自《Summer Kisses, Winter Tears》(Elvis Presley)。

Picture1
貓王皮禮士利(Elvis Presley)
來源:PopSugar

筆者是披頭四的死忠,屈指一算也有七、八年了。當年仍是個被時代洪流推著走的中學生,以為追趕潮流才是大勢所趨,擔心被同代人取笑老土,因而不敢在人前分享音樂喜好。某日幸得中文老師在課上向我們熱情推介其偶像許冠傑的作品,頓覺不再是知音夢裡尋。多麼熟悉的曲風,如斯純樸的意境!但當下最深刻的感受,還是一句──「多麼親切的語言!」從前迷醉於披頭四,任其詞曲多動人,始終英文非我母語,偶像總是遙不可及,甚至要我仰頭而視,當中恐怕只有純粹的傾慕。然而,一聽許冠傑唱歌,一份真切的本土情懷頓時籠罩心頭,與其說是欣賞音樂,倒不如說是聆聽香港故事。

能將香港社會百態濃縮於幾分鐘的音樂中,再讓這些片段在大眾社會中流芳百世,恐怕許冠傑必是「開山鼻祖」了。筆者音樂見識淺薄,不曉詳析其曲風,因此無謂獻醜,但倒是要厚著臉皮談談他的填詞水平。


Picture1.png
左起:許冠傑、黎彼得
來源:蘋果日報

許冠傑的作品以活潑盞鬼的歌詞而廣為人知,繪形繪聲、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七、八十年代間,香港普羅大眾的生活風貌,透過輕鬆的語調,道盡升斗市民為生活奔波勞碌的辛酸。在探討歌詞之前,不得不提另一位幕後功臣──黎彼得。許冠傑大部分經典作品均與黎彼得合寫歌詞,從一九七六年專輯的《半斤八兩》,到兩年後的《財神到》和《賣身契》,乃至八十年代的《念奴嬌》與《摩登保鑣》等,黎彼得都佔有一席。此後,他又為一眾天王、天后歌手譚詠麟(《愛上你》)、張國榮(《Monica》)、梅艷芳(《將冰山劈開》)等人填詞,可知其能力不容小覷。他與許冠傑的合作歌曲,文白兼備,典雅清麗又有,如《浪子心聲》、《柔情淚》,鬼馬詼諧亦有,如《咪當我老襯》、《十個女仔》,字字精警,句句貼地,大部分歌詞描述的社會狀況,至今仍十分貼切。

衣食住行,乃生活必需。可是在香港──

Picture1.png
來源:YouTube

  衣?漂亮衣裝太昂貴。

  食?在普通餐廳吃一頓飯動輒上百元。

  住?你不吃不喝數十年,方可考慮,但恐怕你屆時已不在人世。

  行?聞道「到咗三十歲仲要依賴交通工具好可憐」,嚇得當堂上網物色私家車款式。然而一望見價錢,再回看纏擾你一生的水電費、屋租費等,只得連連搖頭嘆息,翌日早上繼續追趕地鐵。出閘時,一拍卡,吓!港鐵又加價?

七十年代開始,香港人口急升,物品需求大增,商家趁機加價。且看《加價熱潮》道:

煙加!酒加!屋租加!

  巴士加!的士加!多士芝士乜都加!

  加!加!加!加!加!

  糖又加!鹽又加!

Picture1.png
來源:謎米新聞

今天還可以再加一句:「港鐵加!」總之一直以來,甚麼都發狂地加,唯一永恆不變的,就是薪水。薪水五十年不變,永遠只得「雞水咁多」,試問──

靠份糧點夠食,卒之榨到豉油都無滴!

  歌詞寫得怨氣衝天,升斗市民生活壓力爆煲,鬱結難解欲發洩,昔日有許冠傑活潑彈唱,為民發聲,今日有百萬市民擔任鍵盤戰士,攻擊官商。

  可憐的是,香港地為生計,凡事都受人限制!皆因──

  你住人屋宇下,佢梗收買路錢挪兩渣!

  今日你痛斥加價劣政,明日他依然風騷快活,踴躍加價。你只得拎起公事包,垂頭喪氣出門去,繼續拍卡入閘,踏上枯燥工作路途,心中念道──

  冇法啦!冇法啦!佢加就加!都由佢啦!

總而言之,《加價熱潮》,越聽越心酸!更無奈的是,在這大時代背景下,大部分香港人的一生,都像一次次輪迴,從懂事到學習,再到發奮,繼而認清殘酷社會面貌,最後淡然接受一切,無奈而終。我稱之為「香港人生命四部曲」,而每一部曲,都有許冠傑的經典作品加持。


Picture1.png
來源:搜狐娛樂

第一章,先做個《學生哥》。少年人對世界充滿好奇,望著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與堆積如山的家課,再看看窗外的藍天白雲,有誰還願意埋首苦讀?可惜活於精英主義社會中,你稍怠慢,就被對手箭般超越。

學生哥,好溫功課,咪淨係掛住踢波,

  最弊肥佬咗,無陰功咯,同學亦愛莫能助。

  學生哥,咪書咯,咪日夜掛住拍拖,

  顧住十幾科,科科喎,面懵懵一肚火。

許冠傑對莘莘學子的要求不算嚴格,只不過好言相勤學生別要完全放棄學業,不要「日夜」玩樂,至少避免「肥佬」(考試不及格),經已足矣。可是今天社會主張「贏在起跑線」,一眾孩子未曾上學堂,連握筆姿勢都未成熟之時,已經馬不停歇地在各大補習中心之間奔走。筆者曾在香港一著名教育中心任職兩年,有一天驚見一名孩子,只有三歲,前來報讀K2數學班。我心中不願,可惜商家來者不拒,只得無奈遵命。第一節課時,我問這位孩子:「你喜歡數學嗎?」,他沉默不語。我再問道:「你可以告訴老師,一加一等於多少嗎?」

這時他抬頭凝視了我一會兒,然後皺起眉頭,委屈說道:「老師,我不喜歡這些。」我當下鼻子一酸,將補充練習合上,拿出遊戲道具。不消一會兒,他眉頭全展,不亦樂乎。可悲的是,課後家長一獲悉此事,馬上面露不悅。翌日,經理立即召我進房聊天,聊了些甚麼,我就不多說了。

許冠傑盼望學生哥勤奮用功,並非教人相爭,其實是教曉少年人做人道理。

  螞蟻亦要搵嘢食,唔做事確係無益,

  少壯就要多努力,來日望自食其力。

Picture1
來源:天貓

古語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在求學時期多下苦功,增廣見聞,將來才能自立,就不會「捱餓」,說到底還是為了糊口,為了基本生存,絕非今天「天下皆敵」的態度,孩子不得與朋友作樂,不得在假日玩網上遊戲,一切私人時間被悉數剝奪,只為在填鴨式教育制度中倖存,更遑論「踢波」和「拍拖」這些天馬行空的娛樂了。

Picture1
來源:YouTube

  終於避免在這場殘酷遊戲中失敗,滿心以為踏進大學堂就是「上岸」,未到畢業之年,耳邊早已回蕩著「去實習」、「找工作」的可怕聲音。早於接近四十年前,許冠傑已在《搵嘢做》一曲中痛斥不求上進的無業者──

 

 

從前有個人叫莫大毛,日日攤响屋企等米路,

  神神化化作風虛無,又唔願剃鬚(仲成日去賭)。

今天這種人更被謔稱「廢青」,一般青年人本應充滿活力,四肢健全,未殘已廢,實在不可理喻。四部曲之首章已告誡人們「螞蟻亦要搵嘢食,唔做事確係無益」。比起天天賦閒在家,無所事事,人更應面向社會,走出自我,才能發揮本能,造福人群。

嗱嗱聲即刻走去搵嘢做

  人必須知道自己嘅用途

  唔去奮鬥你咪望有酬勞(NO NO NO NO)

  想搵錢應該快手 COME ON LET’S GO

  著著聲即刻走去搵嘢做

  人必須旨意自己創路途

  快去奮鬥你實會攀得高

  你要坐BENZ靠自己個腦

為甚麼說許冠傑是奇才,是因為他往往能將市儈庸俗之物,描繪得光彩動人,使得聞者獲得一腔熱忱。拼了老命,翻山越嶺,勇攀高峰,還不是為了「有酬勞」,為了「坐BENZ」,說到底,還是金錢那回事。可是聽著上述歌詞,絲毫不聞腥臭之味,反之,許冠傑為繁瑣工作賦予了豐富哲理意涵──工作,就是為了展現本領,發揮所長,使最近一直為畢業工作事宜愁眉苦臉、茫然失措的我,登時耳目一新。許冠傑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勸勉年青人力爭上游時,並無沉悶的說教意味,反而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抓住普羅大眾渴望風光的心態──「你要坐BENZ靠自己個腦」。香港地,有車有樓,乃身分地位象徵首選,亙古不變,變的也只不過是從昔日的BENZ,到今日的TESLA了。聞見此句,作為「二無青年」的我,馬上精神抖擻,腦裡盡是對富裕生活的幻想,恨不得立即畢業,拼命儲蓄,誓要買車!和買樓!(屆時我非滿頭青絲,則不在人世,壽終一刻連首期也尚未儲足。)

Picture1.png
來源:維基百科

當一群充滿幹勁、滿腔熱血的青年踏入社會,起首或許埋頭苦幹,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然而走進職場,才發現自己墮入無止境地獄:處處碰壁,被逼與殘酷變態的辦公室政治搏鬥。曾想過橫眉冷對千夫指,卻終究敵不過無恥小人,只好忍受智障上級的無理取鬧,動輒遭減薪、拖糧,甚或「炒魷魚」,實在忍辱負重!最糟糕是,你打算看輕一切公事,安守本分,盡力做實事,下班回家才放鬆自己,向家人好好傾訴,怎料今天老闆看你不順眼,就讓你加班了。日復一日,每逢月首查看戶口結餘,長吁短嘆──做到「隻積咁嘅樣」,薪水仍是「奀過鬼」!且唱許冠傑〈半斤八兩〉──

 

 

 

最弊波士郁啲發威 (癲過雞)

  一味喺處係唔係亂嚟吠 (汪汪汪)

  翳親加薪塊面挪起惡睇 (扭吓計)

你就認真開胃

辛勤完成學業,終於開始幫補家計,想要證明自我,鍥而不捨,卻發現在職場上,僅憑一己之力默默耕耘,是無補於事的。恐怕打工仔的共同天敵,必定是「波士」(boss;老闆)了!無情的老闆時而勝過發狂母雞,高聲呼喝,喪心啼叫,時而化身瘋狗,亂吠一通,口中盡是任性胡言,只為了不浪費分毫的資源,毫無人性可言──那當然,許冠傑早已把這種敵人劃分為「禽獸不如」的物種。了解過職場險惡的事實,驚覺今天已再無「半斤八兩」這回事,付出與收穫,絕不可能成正比;若是的話,恐怕「波士」「癲過癲雞」!

我哋呢班打工仔 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

嗰種辛苦折墮講出嚇鬼 (死俾你睇)

Picture1.png
來源:Discogs

可是時世艱難,在「加價熱潮」之下,營運成本大幅攀升,公司不得不開源節流,而最理想的方法,莫過於「榨乾」下屬。一群受盡欺壓的打工仔,雖極不忿,無奈現時「惡搵食」,不可能有如「半斤八兩」理想,只得一生作金錢的奴隸。即使憤然離職抗議不公,到了別間企業,情況依舊,甚至更糟,要講出那種辛苦折墮,的確「嚇鬼」,實在「吹漲」!倒不如繼續吞聲忍氣,反正「雞碎咁多都要啄」,能得到的就姑且先盡力保全了!

經歷了上述第三章〈半斤八兩〉,揭穿職場的猙獰面目後,楚楚可憐的打工仔早已看透世態炎涼,麻木接受一切。聞說在港養育一名孩子,竟需足足四百萬元,實在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甚至有曰「窮人咪生仔」,否則孩子運氣極佳尚可翻身,不然只會陷入貧窮的輪迴之中。筆者對此說法不作評論,但始終認為父母生兒育女,最重要的還是盡心盡力,把最好的送給子女,打好根基,將來總有機會「鹹魚翻身」。無奈背後代價,就如許冠傑在〈賣身契〉中所唱,則一次又一次的「賣身」,無可避免,實在可悲!

Picture1.png
來源:MBA智庫百科

賣身契,即被迫出賣人身而立下的立據。當年中國遭帝國主義利用,作為軍閥和買辦,使國家資源被強行瓜分。於是孫中山先生堅持廢除《不平等條約》的主張,並將條約比喻為「賣身契」¹

 

 

 

 

蘇蝦仔未出世 都去搵玉皇大帝

聽佢講返啲世俗條例

嚦起張賣身契 起勢咁擰頭擰髻

好坐低聽孤家講出一切

[……]

蘇蝦仔大個咗啦喂 識拍拖學人哋曳

一次偷雞喊亦無謂

返香閨論婚禮 俾八姑窒頭窒勢

好女婿 呢單認真襟計

今天,我們經營一生,時時受制約束縛,孩子未出生,已被玉皇大帝告知即將簽訂賣身契。一旦出生,終身受制,不能倖免於任何綑綁。一生當中,有幾種最重要的賣身契,第一種固然是工作上的賣身契。正如第三章〈半斤八兩〉所道,我們一生一世為錢弊做奴隸,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足以糊口的工作,就要簽訂工作合約(賣身契),承諾忠心為公司服務(作廉價勞工),竭力遵守公司條例(不得準時下班、要求加薪、反駁上司的無理指責等),即使當中存在多少不公,亦只能委屈噤聲,因你早已簽定訂賣身契,不得異議,否則連「雞碎」也不讓你啄!

工作繁忙,不得不宣洩壓力,當然少不了找個伴侶,尋求安慰。男歡女愛,乃人之常情,一不小心,二人上香閨,落得三人回的下場。傳統觀念迫使此類不幸人士奉子成婚,成家立室,然而須知傳統婚嫁細節繁複,女家望女兒風光出嫁,況且嫁女如賣女,必定收取安慰費,於是要求高昂禮金及名貴嫁妝。男家無奈服從,畢竟本來已被女家「八姑窒頭窒勢」,若是懼怕課金,毅然逃婚出走,恐怕終身苦受千夫指,必定得不償失。欲儲結婚資本,只好賣身,拼命工作。結婚以後,一舉一動受盡制肘──不得夜歸,不得與異性過從甚密,不得無視家務,不得忘繳家用,不得……有云結婚等同賣走人身自由,嗚呼哀哉!又是一張實實在在的「賣身契」!

香港地為生計 乜嘢都受人限制

睇報紙多多制度條例

加差餉電費水費 啲餸乜愈嚟愈貴

恩愛夫妻都頂心頂肺

喂 咪太過閉翳 瞓醫院更貴(太貴)

養班馬騮仔 有苦暗啞底 仲要交足書簿費

結婚,尚未是賣身苦難的盡頭!尤其在香港地,制度條例多不勝數,不准吸煙、不准飲食等規例姑且不論,最使人「頂心頂肺」的,還不是萬惡的根源──金錢!一切費用瘋狂上升,甚麼差餉、電費、水費等,統統加價,不繳交者,乃觸犯法例,若你沒有能力移民,就只能乖乖就範,服從「賣身」指令。更可怕的是,孩子不小心來到人世,你的負擔即將翻倍,徬似將自己的人生照本複印,重新輪迴,未暇照顧自身基本需要,便得打理下一代的起居飲食,還要送孩子上學校,報名補習班及興趣班,交足了書簿費,才有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生兒育女,非常偉大,捨己為人,乃徹頭徹尾的「賣身」!一生之中,一張又一張的賣身契,像幽靈般冤魂不散,可是人人無法擺脫,也不忍心擺脫,只能在百般憂愁之中,輕嘆一句──

  總之一句阿彌吉帝囉前世!

下一章將詳談許冠傑能文能白、能雅能俗的歌詞色彩,敬請拭目以待。

 

註[1]:游梓翔:《領袖的聲音:兩岸領導人天政治語藝批評,1996-2006》(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頁97。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