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優秀的動畫電影必須具備適合作品本身的配樂,就像宮崎駿的動畫遇上久石讓的音樂,才能締造一套又一套令人難以忘懷的作品。筆者跟大家一樣,在童年時欣賞《天空之城》、《千與千尋》、《龍貓》等動畫電影,以上的配樂已經深深烙印在腦海中。只要音樂一響起,筆者相信大家都能輕易哼出餘下的旋律。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引領大家重溫在宮崎駿世界中久石讓的音樂。
在重溫配樂之前,先簡短介紹久石讓的背景以及他與宮崎駿合作的開始:
久石讓幼年時跟隨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鈴木鎮一先生學習小提琴,然後在大學時鑽研現代音樂創作,寫了幾首不太受歡迎的現代作品,直至遇上為《風之谷》配樂的機會。
他與宮崎駿的合作關係始於一九八三年。據說當時宮崎駿正忙於製作《風之谷》,聽過名不經傳的久石讓所創作的印象派音樂後,心裏深深感動。然後通知唱片公司,引薦他為《風之谷》編寫配樂。因此,宮崎駿往後的動畫必定出現久石讓的影子。直至現在,其合作已經超過二十五年,一共為宮崎駿創作九部電影的配樂。每次製作全新的電影配樂前,久石讓先會觀看毛片(即是拍好的電影素材),捕捉電影裡呈現的意象,才開始為電影構思主題音樂。跟著,他與宮崎駿開始配樂的協商,尋求共識,以便與當中的情節融為一體,向觀眾傳達與電影相似的情感發展。
大部分久石讓配樂中的旋律也是簡樸優美為主,亦容易琅琅上口,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這個特點,還記得初學鋼琴之時,筆者經常接觸改編自久石讓配樂的樂曲。此外, 久石讓往往先使用鋼琴奏出主題音樂作鋪陳,然後轉由管弦樂表達,有時還會使用一些節奏性強的電子音樂,最終令主題音樂產生豐富的音色,助電影推向高潮。後來,久石讓將大部分的電影配樂改編為管弦樂版本,甚至编成組曲,令配樂脫離電影獨立欣賞。
以下筆者將會介紹幾部頗熟悉的電影配樂(由於篇幅所限,不能盡錄。):
《風之谷》(1984)
劇情簡介:故事講述世界正被苦海和巨型昆蟲覆蓋,而主角娜烏西卡在自成一角的風之谷中過着公主般的生活,擅於駕馭滑翔翼,還具備和王蟲溝通的能力。有一天,生化武器「巨神兵」不幸墜毀於風之谷,而主角和這小國就被捲入爭奪神兵的戰爭。
配樂代表:
《風的傳說》、《娜烏西卡安魂曲》、《滑翔翼與飛行艇的戰爭》、《王蟲的交流》及《鳥人》
《風之谷組曲》都是由以上的配樂組成。在電影原版中,大部分採用電子音樂的形式,不像管弦樂結合人聲,擁有多種音色來表達。首先出現的便是風之谷的主題旋律——《風的傳說》(0:06)。開首定音鼓連續敲出雄厚的氣勢,管弦樂接住這股氣勢,揭開序幕。而鋼琴其後細緻的獨奏反映電影中腐海的神秘。而《娜烏西卡安魂曲》(2:30)在組曲中加入安魂曲必有的合唱團,主要紀念拯救風之谷而犧牲自己的性命。在滑翔翼與飛行艇的戰爭(3:49)中, 可以從樂隊急速緊湊的旋律,體驗主角躲避軍隊攻擊的情況。《王蟲的交流》(5:12) 及最後的《鳥人》(6:32)開首的管樂像宣布世界已雨過天青,讚賞主角捨己為人的事蹟,深受感動。組曲尾段再次回到風的傳說的後半部分, 作一個首尾呼應。
《天空之城》(1986)
劇情簡介:有一天,希達所坐的軍方飛行船遭受海盗襲擊,意外從高空墮下,巧遇巴魯。巴魯向她表示希望親眼看見傳說中的天空之城——拉普達。而希達身上的飛行石一直與天空之城擁有神秘的關係,遭受軍方和海盜的追捕, 最終被軍方首領穆斯卡搶走。於是,他們聯同海盗前往拉普達,阻止穆斯卡的企圖。
配樂代表:
《伴隨著你》
這首算是久石讓眾多配樂中的經典,擁有許多改編版本。整體都是彌漫憂傷柔美的氣氛,只需這簡潔的主題便能捉住觀眾的情緒,亦巧妙地與電影中追求自然、和平的思想完美結合。電影原版採用女聲獨唱,後來久石讓改編由合唱團演唱,筆者認為後者更扣人心弦。
《龍貓》(1988)
劇情簡介: 為了方便探望患病的母親,一對姊妹小月和小梅與父親搬到郊外的一間怪屋,屋內外都藏著各種奇幻的東西。在一次嬉戲中,小梅意外發現在樹洞裏貪睡的龍貓。原來只有純真的小孩才能親眼看見。自此之後,兩姊妹經常跟著龍貓一起探索大自然。當她們遇上困難時,龍貓便出手幫助。
配樂代表:
《風的通道》
其中一首《龍貓》著名的插曲,旋律令人感受一種盼望, 好像電影中的兩姊妹希望種子快點長成大樹, 龍貓的出現便幫他們達成願望。
《鄰家的龍貓》
這是《龍貓》的片尾曲。合唱團唱出的歌詞多次提及龍貓,表示嚮往與龍貓一起冒險的經歷。樂曲中段,樂曲突然放慢,鋼琴獨奏部分彷彿帶領大家回憶電影中兩姊妹與龍貓美好的經歷,懷緬兒時的童真。最後合唱團再次加入音樂,在歡樂下結束。巧合的是,它經常被選為久石讓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樂曲,應該憑著這個氣氛作為結尾便是最好不過。
《魔女宅急便》(1989)
劇情簡介:故事主人公琪琪,是一名十三歲的 小魔女。根據家族規定,她需要現在外出獨自修行一年。到達大城市生活後, 琪琪藉著擅長的飛行魔法, 開辦了替人送速遞的魔女宅急便。可是,過程中琪琪面對不少挫折,甚至魔法變弱的問題,但她最後也振作起來。
配樂代表:
《能看見海的街道》、《傷心的琪琪》及《索娜姊姊委託的事情》
魔女宅急便組曲是另一首久石讓將較著名的配樂組合而成。首先,《能看見海的街道》(0:31)以木管樂及弦樂撥弦的節奏為主,令旋律增添輕快活潑的感覺, 讓人不自覺感到喜悅。而《傷心的琪琪》(4:35)描述琪琪在修行期間諸事不順, 因而感到不愉快。最後一首,《索娜姊姊委託的事情》(5:58)其中溫馨動人的小提琴獨奏部分,是筆者在這部電影中最喜愛的配樂。
《千與千尋》(2001)
劇情簡介: 某天荻野千尋跟隨父母搬遷到另一個城市。路途中,在父母的好奇心下,意外進入異世界的小鎮。他們未經許可就隨意享用餐館的食物,結果因他們的貪婪被施法變成豬。千尋被嚇到不知怎麼辦,隨後遇上一位名為白龍的神秘少年的幫助,進入由湯婆婆經營,名為「油屋」的澡堂工作,才能在異世界生存,拯救她的父母。電影中段,千尋遇到不同種類的人和困難,其心路歷程亦因而得到很大的轉變。
配樂代表:
《那個夏天》
整首配樂也只用鋼琴編寫,旋律也沒有頗大的起伏,比較平靜,正正切合千尋的心情,因適應新環境而感到悶悶不樂。另外,它亦有人聲版本。
《白龍少年》
每逢白龍出現時,便會響起這段旋律, 聽起來帶一點中國風。雄厚的銅管樂仿佛描繪白龍的英姿,充滿男子氣慨。
《第六個車站》
這首在千尋和無臉男乘坐電車找錢婆婆的過程中播出,將千尋孤獨無助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不知如何才到達終點。
「我的音樂,一定要我自己本人來彈鋼琴,才會呈現我的風格。 」 這正是久石讓多年來的堅持,才能表達音樂的精髓。所以,凡是久石讓的親自演出,往往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香港亦如是)。因此筆者盼望久石讓能夠再次推出全新的配樂作品,特別是宮崎駿與久石讓的黃金組合,才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作用,令樂迷享受美好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