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師的二十四枝畫筆: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帕格尼尼可算是小提琴界中的一名傳奇人物,擁有爐火純青的技藝,曾以一條G弦完成整首曲子,也能將樂曲任意升高或降低半度來演奏,因此傳聞說他將靈魂賣給惡魔,以換取精湛的琴技。另外,他對小提琴演奏技巧作出莫大的貢獻,例如將吉他的技巧融入在小提琴演奏中,其二十四首隨想曲,則成為所有小提琴家一生渴望跨越的高牆。當中帕格尼尼《第二十四號隨想曲》啟發許多後世的作曲家,頭十二個小節的主題(圖一)成為他們作曲的素材,包括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Paganini)、李斯特《第六號帕格尼尼大練習曲》(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141 No.6)以及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

圖一: 帕格尼尼《第二十四號隨想曲》的主題

一九三四年四月,拉赫曼尼諾夫剛於巴黎、列日(Liège)完成自己的樂季,返回位於瑞士琉森湖邊(Lake Lucerne)的別墅生活。初時拉赫曼尼諾夫對創作此曲感到焦慮,正因一九三一年完成《柯賴里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後他亦沒有任何新作。當時,著名鋼琴製造商施坦威贈送一個音樂會專用的鋼琴,作為新居禮物,推動拉赫曼尼諾夫專心一致創作這首鋼琴與樂團合奏的作品。結果,他僅用一個月時間便完成單樂章「協奏曲」,亦是同類最後一首的作品。完成作品後,他急不及待地告訴好友威爾夫(Vladimir Wilshaw),表示這首樂曲異常困難,他必須開始練習,否則其手指也開始懶惰,應付不來。

同年十一月七日,於美國巴爾的摩(Baltimore)舉行首演,作曲家本人親自擔任鋼琴獨奏,由史托高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指揮費城交響樂團。接著,他相繼到紐約、倫敦、曼徹斯特等地方巡迴演出,甚獲好評,證明《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種浪漫主義音樂仍受聽眾歡迎。

樂曲由引子、主題及其二十四段變奏組成。開首以只有九個小節的引子掀開序幕。隨後,樂團於第一變奏點明主題的和聲。因此,引子與第一變奏彷彿構成前奏,而這個帕格尼尼主題由第一、第二小提琴齊奏,鋼琴則將近似第一變奏的樂句重現,簡略地彈奏單音。進入第二變奏後,主題交由鋼琴奏出,一連串音符在琴鍵上活潑跳動,彌漫調皮的氣氛。經過平穩的第三變奏後,節奏突然變得緊湊,鋼琴所奏的樂句亦越來越複雜,逐漸到達樂曲第一部分的高潮。在第五變奏中,鋼琴奏出一個個強而有力的和弦,樂團堅定回應,其後互相交替。可是,樂曲的步伐逐漸放慢,出現片刻寧靜。

音樂隨即由第七變奏開始,作者引用十三世紀聖詠《震怒之日》(Dies Irae)的頭七個音(圖二)為循環的動機,他的《交響舞詩》(Symphonic Dances)及《死亡之島》(Isle of the Dead)亦選用它。鋼琴彈奏這段莊嚴的旋律,代表帕格尼尼邪惡的一面,而大提琴及巴松館奏出原本主題的音型,形成有趣的對位旋律。忽然有股力量強勢闖入樂曲,鋼琴於變奏八匆忙彈奏一堆音域極廣的和弦,展現兇猛的一面。然後,樂隊引領第九變奏的旋律轉變三連音為主,彷彿響起一曲《死神之舞》。《震怒之日》的動機再次於第十變奏出現,譜上更表明鋼琴演奏時每一個和弦要加強(Marcarto),聽起來有點陰森可怕。之後的變奏扮演過渡的角色,由第一部分轉為樂曲中段的第二部分,其中一段是鋼琴即興華彩的部分,跟其他樂句有明顯的分別,嘗試擺脫帕格尼尼主題的音型。

圖二:《震怒之日》的主題

樂曲中段,調性由a小調轉為d小調,旋律變得抒情優美。第十二變奏選取小步舞曲的節奏,在零星的樂隊伴奏下,奏出優雅悅耳的舞曲。樂隊驟然激昂地奏出 本曲的主題,銅管樂相繼吹奏彷似號角的呼召。直到第十五變奏,鋼琴才有獨奏的機會。這裏整段都是炫技鋼琴曲,一句又一句充斥密集而急促的音符,令鋼琴家充分展現其高超的演奏技巧。由第十六變奏開始,樂曲的速度逐漸減慢,調性轉為全新的降b小調,作曲家也注入嶄新的詮釋。開首憂傷的旋律由雙簧管帶出,其後出現小提琴獨奏,鋼琴只悄悄地為小提琴伴奏,為樂曲塗上非常神秘的色彩。在之後的變奏中,樂隊和鋼琴逐步推進樂曲,為下一個高潮作出準備。

第十八變奏或者是《狂想曲》最著名的選段,更成為一九八零年的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的主題素材。音樂轉入如歌的行板,首先由鋼琴歌唱全新的旋律,是拉赫曼尼諾夫將原本主題的音程顛倒,再配以新的節奏來編寫。它深深印有「俄氏浪漫」的烙印,扣人心弦的音樂包含著浪漫激情的靈魂。當弦樂重復演奏這段旋律,隨即令樂曲昇華至另一境界,給予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鋼琴最後以低八度再次奏出旋律,平和下結束。電影內,宏偉的音樂與動人的畫面產生化學作用,讓觀眾深深體會男女主角為愛情衝破時空、堅定不移的信念。

最後樂曲到達第三部分,調性轉回 a小調,返回第一部分急勁的節奏。在第十九變奏中,鋼琴模仿帕格尼尼在小提琴上所擅長的撥弦技巧。其後的變奏逐漸走入詼諧曲的風格,聽到鋼琴的主旋律變得陰森可怕。鋼琴再次得到短暫華彩的機會,多個由八度及複雜的和弦組成的樂句技巧也全部顯示出來,盡顯功架。最後一個變奏裏,鋼琴再次出現小提琴的撥弦技巧,樂隊其次響起陰暗的《震怒之日》動機。眼見鋼琴和樂隊急忙地奔向輝煌的結束,乃是拉氏協奏曲中常用的手法,誰不知鋼琴此時對開首的引子作出輕佻的回應,才為樂曲畫上句號。

拉赫曼尼諾夫憑單單一個帕格尼尼《第二十四號隨想曲》的主題,便能像魔術師一樣變出二十四個獨一無二的變奏,其中第十八變奏更被譽為「史上最浪漫的音樂」,就算對演奏家的要求極高,亦無損它在鋼琴家及觀眾心中佔有特殊的位置。

 

以下是筆者推薦的錄音:

  1. Vladimir Ashkenazy, André Previn,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De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