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今次為大家送上一篇比較輕鬆的文章,望各位男性讀者喜歡。
相信很多朋友的童年都有看過卡通,尤其是日本動畫。筆者亦不例外,小時侯每逢週末都會從家中的影碟堆中翻出喜愛的動畫,躺在床上慢慢觀賞。
影響本人最深的動畫,應該要數《機動戰士高達》系列了。猶記得首次觀看高達動畫時是我小學三年級,第一套接觸的作品好像是一九七九年的《機動戰士高達》。
小時侯看動畫只會留意動作、刺激的部分,但人大了重看的時侯又有著另一番體會(現在每年的十二月廿五日都會為某個人而靜靜地默哀一分鐘呢),亦了解到劇情背後的政治隱喻、人物描寫等等。
除了劇情外,筆者亦留意到系列中的音樂,很多都是非常高質素,絕不比荷李活電影配樂遜色。但筆者看到網上講述配樂的文章大多都是西方的電影配樂,即使是日本的題材都只是圍繞久石讓,討論此系列的配樂並不多。
因此,筆者想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重溫一下機動戰士動畫系列(由於篇幅所限,今次只和大家介紹宇宙世紀作品)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配樂,同時亦希望喚醒各位讀者長埋於心底的熱血機械魂!
- 機動戰士高達(1979)
播出日期/形式:1979年4月7日-1980年1月26日(電視動畫)
集數:43
劇情:少年阿寶 · 尼爾,在自護軍攻擊其居住的宇宙都市Side 7時,為了保衛同胞而登上聯邦第一台實戰用MS「高達」(RX-78-2)、捲入戰爭。故事即是以阿寶為中心,描述他跟着高達的母艦木馬號,歷經種種困難而成長的故事。
音樂:渡邊岳夫、松山祐士
配樂特點:作為高達動畫的首部作品,配樂方面有傳統的管弦樂,以及一些電子樂器。由於其觀眾年齡層亦較年輕,因此配樂的氣氛比其他作品開朗愉快。
首先為大家送上片頭曲,
然後就是片頭曲的管弦樂版,主要是描述屢立戰功的阿寶。
代表著紅彗星馬沙的音樂,可以聽得出速度比其他樂曲還要快三倍。雖然是馬沙的音樂,但在劇中其他的戰鬥場面亦有用到。
敲擊樂充分描繪出戰爭的激烈以及令人緊張的氣氛,但中後段的音樂則較抒情。
陰沉的音樂代表了一步一步逼近的危險,令人不寒而慄。
動畫(和劇場版《相逢宇宙篇》)結局的歌曲。這是筆者其中一首最喜愛的音樂,其旋律在多年後的《機動戰士高達UC》中亦有用到。
- 《機動戰士高達 第08MS小隊》(1996)
播出日期/形式:1996年1月25日-1999年7月25日(OVA)
集數:11
劇情:地球聯邦軍MS駕駛員斯羅在奉派前往東亞戰線報到時,與自護軍部隊發生遭遇戰,與敵方駕駛員一同遇險,為了生存而與敵駕駛員愛娜共同合作度過漂流期間的難關,兩人間也產生了好感。但配屬到東亞戰線之後又與愛娜在戰場上成為敵人。在那裡斯羅堅信並且以行動證明了,即使是在完全否定人性倫常的戰場上,也有跟敵人和解相愛的可能性。
音樂:田中公平
配樂特點:本作以一般兵的視點來反思戰爭,因此觀眾年齡層比初代作品更要高,音樂因之而較成熟。配器方面,依然是管弦樂。
片頭曲。
劇情尾段老虎特裝型和08小隊的決戰場面,可謂是全劇最令人熱血沸騰的一幕。其音樂充分表面出雙方實力的差距,以及敵方的威脅。
- 《機動戰士高達 口袋中的戰爭》(1989)
播出日期/形式:1989年3月23日 – 1989年8月24日(OVA)
集數:6
劇情:一年戰爭末期,自護軍特殊部隊「獨眼巨人」查知地球聯邦軍正着手開發新型的高達,為了奪取該機體而襲擊北極的聯邦軍基地,但任務失敗,目標被送上宇宙。後來經由偶然得手的情報,得知新型高達已被運往中立的太空殖民地Side 6的自護軍再度派遣獨眼巨人隊潛入 Side 6,並企圖奪取。
音樂:かしぶち哲郎
配樂特點:依然是以一般兵的視點來描述,但則加入了小學生的角色,因此配樂比較輕鬆。配樂中可以聽得出有合成器出現。
片頭曲。故事的時間設定於聖誕節,因此聽起來很歡樂(當然有看過本作的讀者便知道結局是如何)。
說實話,本作令人深刻的配樂並不多,只是劇中角色的經歷實在令人動容,令觀眾一聽到就回想起一年戰爭末期、那個悲慘的聖誕節。
- 《機動戰士高達0083 星塵回憶錄》(1991)
播出日期/形式:1991年5月22日 – 1992年9月24日(OVA)
集數:13
劇情:一年戰爭完結後三年,基於地球聯邦軍重建計劃而被提議的「高達開發計劃」開始執行,其中兩台原型機RX-78GP01與RX-78GP02A為了進行性能測試而搬運至澳洲特林頓基地。吉恩殘黨查知此項計劃,於是襲擊基地企圖奪取裝載有核彈的GP02A。曾經被稱為「所羅門的惡夢」的自護軍王牌駕駛員賈圖少校成功的搭上了GP02A,但是在企圖脫離的GP02A面前,新手測試駕駛員哥奧駕駛了GP01攔阻,揭開了宇宙世紀0083年迪拉茲紛爭的序幕。
音樂:萩田光男
配樂特點:本作劇情主要描述兩個男人的戰鬥。配樂聽起上來亦較其他作品激昂、甚至具威脅性。
與其他作品非常不同的片頭曲,而且曲名更概括了整套作品的主題。
這數首配樂可謂是筆者個人最喜愛的動畫配樂。節奏急速的弦樂與劇中的畫面完美配合,銅管強而有力的下行音階更是把緊張的戰鬥描繪得栩栩如生。
- 《機動戰士Z高達》(1985)
播出日期/形式:1985年3月2日-1986年2月22日(電視動畫)
集數:50
劇情:一年戰爭結束後一部份自護軍事勢力並未降伏繼續在各地與地球聯邦軍發生軍事衝突,因此地球聯邦軍內部的部分精英形成了主張以地球為主導的,清除地球聯邦內部自護殘餘份子的激進軍事組織:泰坦斯。由於泰坦斯對宇宙住民的強硬血腥鎮壓的手段,逼使反對勢力奧干誕生。
音樂:三枝成章
配樂特點:作為初代動畫的正式續作,其配樂亦比上作成熟。而配器方面依然是管弦樂為主,偶爾會加入電子音樂,以及在那個年代興起的合成器。
這兩首同為《Z高達》中最常見、最具代表性的配樂。
重高達的主題,定音鼓的強而有力的敲打代表了機體笨重的身形,而銅管就像是強調其本身的危險性。
這首名為《艦隊戰》的配樂,是筆者最印象深刻的配樂之一。筆者尤其喜歡曲中弦樂部分,繁弦急管的旋律營造出戰爭緊張的氣氛,令人屏息。
• 《機動戰士ZZ高達》(1986)
播出日期/形式:1986年3月1日-1987年1月31日(電視動畫)
集數:47
劇情:宇宙世紀0088年,在傑普斯戰爭後元氣大傷的奧干進行補給與修理時,從事資源回收業的主角捷度與他的朋友們企圖偷走Z高達拿去賣錢,由這個事件開始,捷度與朋友們被捲入了奧干與新自護的衝突當中。
音樂:三枝成章
配樂特點:和《機動戰士Z高達》一樣,配樂同為三枝成章所負責。故事上兩套作品的時間點亦非常相近,因此《機動戰士ZZ高達》的配樂很多都是從《機動戰士Z高達》中所變化而來。值得留意的是,本作配樂中管弦樂篇幅比起其他作品明顯地減少。
主角機體ZZ高達的主題,配樂的前半是取材自上作。
主角捷度的「專屬音樂」,幾乎每次ZZ高達合體時這首樂曲便會響起(笑)。
- 《機動戰士高達 馬沙之反擊》(1988)
播出日期/形式:1988年3月(劇場版)
劇情:宇宙世紀0093年,成為新自護總帥的馬沙對依然被地球重力所束縛的人類靈魂感到絕望,決心以激烈的手段加以肅正。查知此事的地球聯邦軍王牌駕駛員阿寶 · 尼爾及其所屬的隆德 · 貝爾艦隊一起與夏亞所領導的新自護軍展開最後的決戰。
音樂:三枝成章
配樂特點:本作是高達系列兩大主角:阿寶和馬沙二人的「恩怨情仇」完結篇,配樂已經可以以「華麗」來形容了。三枝成章第三次為高達動畫譜曲,而配器亦回歸原點:以管弦樂為主軸。
有如交響曲般的主題。銅管的獨奏令人印象深刻,而弦樂如飛奔般的演奏更是令本曲錦上添花。
特殊部隊隆德 · 貝爾的主題。前者以鋼琴為主,後半逐漸加入弦樂和銅管,重用了決戰主題中的旋律。
主角機體ν高達的主題,可說是決戰主題的變奏。
電影尾段的音樂,同樣是從決戰主題變化而來,形式有如鋼琴協奏曲一樣,主要由鋼琴和樂團來築起對話。
- 《機動戰士高達UC》(2010)
播出日期/形式:2010年2月20日-2014年5月17日(OVA)
劇情:在第二次新自護戰爭——別名「馬沙之反擊」終結後,地球圈取得短暫的和平。宇宙世紀0096年,畢斯特財團打算將過去用以威脅聯邦的最高機密「拉普拉斯之盒」交給新自護的殘黨軍「帶袖的」。地球聯邦察覺這起交易,並進行軍事介入。畢斯特財團當家卡帝亞斯將盒之鑰匙獨角獸高達託付給少年巴納吉·林克斯,戰爭就此展開。
集數:7
音樂:澤野弘之
配樂特點:配樂由日本著名作曲家澤野弘之負責。比起以往高達配樂主要以管弦樂創作,澤野弘之注入了很多例如人聲等等的新元素。除了旋律優美外,澤野弘之亦善用了很多不同的敲擊樂,為樂曲增添一份澎湃感。
兩首皆是主角機體獨角獸高達的主題。音樂呼應著劇中的情節,上行的音階給予人一種充滿希望的感覺。
黑色獨角獸——報喪女妖的主題。和以上兩曲形成反差,澤野弘之以敲擊樂、銅管、以及尖銳的聲音來表現出本機的危險性。
略帶點悲傷的音樂,表現出戰爭所帶來的禍害。
這三首樂句經常在劇中的戰鬥場面出現。有趣的是,澤野弘之把「GUNDAM」倒過來命名第三首樂曲,這是他常用的命名手法。
結構上來說本曲可分為兩段,前段是澤野弘之常見的風格:急速且富節奏感;後半他加入了很多不同的音響效果來塑造出劇中淡綠色的精神感應力場。
劇中回想場景所用到的音樂,直接取用了《機動戰士高達》結局歌曲的旋律,某程度上是對初代高達的致敬。
本作女主角奧黛麗的主題,為自另一首配樂《A Letter》的管弦樂配器版。
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講述日本動畫的配樂。最後,希望各位讀者喜歡這篇文章,並分享予身邊的人!
古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