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要到拉威爾(Maurice Ravel)為穆索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的鋼琴組曲《圖書展覽會(Pictures at Exhibition)》配器,這首曲目才真正熱門起來。
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生於1839年3月21日,卒於1881年3月28日。英年早逝的他留下了所多未完成的作品,而《圖書展覽會》則是於1874年六月完成。靈感是來自一位穆索斯基的摰友,名為哈特曼(Victor Hartmann)的畫家。哈特曼是由一位年輕的畫家,死時只有39歲。當年一位藝術評論家在哈特曼死後翌年春天為其舉行了一個展覽,展出哈特曼的作品:圖畫、雕塑、手稿等作品。穆索斯基看過展覽後悲痛萬分,決定創作樂曲來紀念這位已長眠的好友。
為《圖書展覽會》配器的事宜是指揮家庫塞維茲基(Serge Alexandrovich Koussevitzky)委託拉威爾的,因為拉威爾與包括格拉茲諾夫(Alexander Glazunov)在內的數位俄國作曲家一直都有為穆索斯基所遺下的作品配器或完成。當拉威爾將鋼琴原譜拿給庫塞維茲基看時,他感到十分興奮,並立即委託拉威爾將之配器。儘管拉威爾並非首個人為《圖書展覽會》配器,但在他的音樂才華以及庫塞維茲基的指揮下,演出大獲成功。
樂曲分為十段,代表著十張不同的畫作,而漫步(Promenade)主題則在段落間穿插出現,以代表觀賞者在圖畫展覽會中穿梭。
– 漫步:通常為5/4及6/4拍子。穆索斯基將之寫成時而輕快時而沉重的音樂:「在圖畫展覽會中悠閒地遊走,但當被畫作所吸引、想到已逝世的摰友心情頓時失落起來」。
I. [漫步] 侏儒(Gnomus):原作經已遺失,斷斷續續的音樂描繪一位長著歪腿、行路笨拙的小侏儒。
II. [漫步] 古堡(Il Vecchio Castello):原作是以水彩畫成的中世紀意大利堡壘,而在堡壘旁則站了個吟遊詩人。
III. [漫步] 杜樂利花園(Tuileries):畫作描述著一個位於巴黎的花園,同時有數位小孩在遊樂。
IV. 牛車(Bydło):和拉威爾版本不同的是,原本以fortissimo(ff)的力度開始,而配器版則是由piano(p)漸弱至pianississimo(ppp)。原作描述一隻牛在拉著一架巨大輪子的車。
V. [漫步] 蛋中小雞之舞(Ballet of Chicks in Their Shells):原作是為一齣名為”Trilby”的芭蕾舞劇所繪畫的服飾設計,而兒童舞者需穿上雞蛋外殻的服裝。
VI. 窮富猶太人(Samuel Goldenberg and Shmuel):實際上穆索斯基擁有兩幅哈特曼的畫作,它們分別名為「戴著羽毛帽子的富裕猶太人(A Rich Jew Wearing a Fur Hat)」以及「名為桑多梅日的貧苦猶太人(A Poor Jew: Sandomierz)」。穆索斯基在創作此部分時並沒有為之命名,而是該藝術評論家為其命名的:窮富猶太人。
VII. [漫步] 里莫日的市集(The Marketplace at Limoges):里莫日是法國中部的一個城市。當時穆索斯基在手稿上曾為原作撰寫出一段文字形容鬧市的景況,但後來遭到刪減。
VIII. 地下古墓(Catacombae):原作是一幅在巴黎的古墓,而哈特曼、他的朋友、以及一個手握提燈的嚮導則在古墓中探險。此段亦有一段變形的漫步主題。
IX. 女巫的小屋(The Hut on Fowls’ Leg):哈特曼的原作繪畫出一個十四世紀風格的鐘上的女巫雕塑,穆索斯基聯想到民間傳說中專吃小孩的女巫芭芭雅嘎(Baba Yaga),並將之譜成詭異陰森的音樂。
X. 基輔大門(The Great Gate of Kiev):哈特曼所設計的基輔大門是為了紀念1866年4月4日亞歷山大二世從刺殺中撿回一命。原畫中的大門形如斯拉夫的頭盔一般,有別於穆索斯基所譜寫出的富麗堂皇音樂,但卻是哈特曼本人最引以為傲的作品,他亦因此而奪得大獎,曾經計劃將之建造不過在後期卻遭到擱置。
錄音推薦:
1. Sir Georg Solti: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DECCA]
2. Fritz Reiner: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RCA]
3. Lorin Maazel: Cleveland Orchestra [TELARC]
Photo Credit: Natalie Speranza
古斯
個人認為Ansermet的版本最好…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