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
Op. 16 其實是葛利格所作的第一首大型樂曲,也是他的第一首管弦樂作品。於結構上它明顯參考了舒曼的鋼琴協奏曲,但旋律與和聲則有著極強的挪威民族音樂風格。 繼續閱讀 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
Op. 16 其實是葛利格所作的第一首大型樂曲,也是他的第一首管弦樂作品。於結構上它明顯參考了舒曼的鋼琴協奏曲,但旋律與和聲則有著極強的挪威民族音樂風格。 繼續閱讀 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
1802年,貝多芬寫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書》。由此可見,作曲家於創作此曲時正值他人生中最低落的時刻。 繼續閱讀 淺談貝多芬第三鋼協
在完成《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的四週後,他便開始創作《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由開始創作到完成只用了不多於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作品的翌日莫札特便在他自己的籌款音樂會上演奏此曲,由作曲家本人擔任獨奏。 繼續閱讀 淺談兩首莫札特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一生除了9首偉大的交響曲作品、16首弦樂四重奏和5首鋼琴協奏曲等作品外,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被譽為「新約聖經」的32首鋼琴奏鳴曲。談到他這堆作品,鋼琴奏鳴曲第十四號「月光」、鋼琴奏鳴曲第二十三號「熱情」、「悲愴」等都是膾灸人口的曲目,而他的第一首奏鳴曲雖然很少被談及,卻又佔著重要地位、帶給人驚喜的一首作品。 繼續閱讀 突破傳統──年輕貝多芬出人意表的《第一鋼琴奏鳴曲》
樂曲是傳統的三樂章協奏曲,第一樂章完全是布拉姆斯內心糾結感情的寫照,開首澎湃而有力,和他其他作品的風格十分相似。 繼續閱讀 論布拉姆斯的第一鋼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