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六首巴洛克與古典小品(二)
《C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是海頓的早期作品,大約於1761至1765年完成。他在艾斯特赫茲家族的樂團工作,認識當時其好友兼樂團首席大提琴家—懷格,此曲是為他而創作。《雙中提琴協奏曲》是泰勒曼其中一首視中提琴為獨奏樂器的作品。他十分重視中提琴,在創作上經常運用它雄厚的聲音,提升它在樂團的地位。 繼續閱讀 略論六首巴洛克與古典小品(二)
《C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是海頓的早期作品,大約於1761至1765年完成。他在艾斯特赫茲家族的樂團工作,認識當時其好友兼樂團首席大提琴家—懷格,此曲是為他而創作。《雙中提琴協奏曲》是泰勒曼其中一首視中提琴為獨奏樂器的作品。他十分重視中提琴,在創作上經常運用它雄厚的聲音,提升它在樂團的地位。 繼續閱讀 略論六首巴洛克與古典小品(二)
巴赫的《第四號布蘭登堡協奏曲》是呈獻給布蘭登堡侯爵克里斯蒂安·路德維六首協奏曲中之一。韋瓦第是出生於威尼斯中重要的小提琴和作曲家。一生之中的作品以小提琴為主,次愛為巴松管。《d小調協奏曲RV577》是韋瓦第為當年的德累斯頓樂團寫作。 繼續閱讀 略論六首巴洛克與古典小品(一)
《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主角維特,在舞會上碰上了已有婚約的綠蒂,二人隨後更被彼此的經歷雙雙吸引而愛上對方。當綠蒂的未婚夫回來時, 維特選擇了離開。但又因著種種的原因,又回到綠蒂的身邊。因著維特深知自己不能和綠蒂長相廝守,最終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繼續閱讀 少年維特的煩惱-布拉姆斯《c小調第三鋼琴四重奏》
《C大調弦樂小夜曲》無疑是柴可夫斯基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作品感情豐富,旋律典雅優美,既抒情之餘但卻揉合了古典風格結晶,不禁令人由衷讚嘆。 繼續閱讀 談柴可夫斯基《C大調弦樂小夜曲》
他一生發表了廿一首的夜曲(其中有兩首是在他逝世後多年才被出版)。在眾夜曲之中,在1841年以c小調寫成的夜曲不但震撼人心,更帶人進入了他內心的世界,他那份強烈的懊悔感覺,深深地感染每一個聆聽者。雖然我們無從考究他為了什麼事情創作了這首樂曲,但這時的他已經經歷了祖國的淪陷和數段感情的失意。 繼續閱讀 蕭邦的懊悔── 《c小調夜曲》
貝多芬一生除了9首偉大的交響曲作品、16首弦樂四重奏和5首鋼琴協奏曲等作品外,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被譽為「新約聖經」的32首鋼琴奏鳴曲。談到他這堆作品,鋼琴奏鳴曲第十四號「月光」、鋼琴奏鳴曲第二十三號「熱情」、「悲愴」等都是膾灸人口的曲目,而他的第一首奏鳴曲雖然很少被談及,卻又佔著重要地位、帶給人驚喜的一首作品。 繼續閱讀 突破傳統──年輕貝多芬出人意表的《第一鋼琴奏鳴曲》
說到布拉姆斯最早期的弦樂作品,可能就是他在1853年和舒曼以及迪特里希所寫、獻給當時小提琴家姚阿幸的F.A.E. Sonata。雖然當中只有第三樂章是出自布拉姆斯之手,但這首是少數能保存下來的早期弦樂作品。當時只有二十歲的布拉姆斯,其音樂才華已令身邊的人大吃一驚。 繼續閱讀 談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