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之聲───蕭邦《第十二號鋼琴練習曲》

反抗之聲───蕭邦《第十二號鋼琴練習曲》

華沙淪陷的消息很快便傳到身在異國的波蘭人蕭邦耳中,聽後蕭邦傷心欲絕,後悔自己身在異地巴黎,無法和同鄉一同參與這場的戰爭。此時蕭邦正在譜寫他第一本的鋼琴用的練習曲,因著祖國淪陷,便創作了作品十中的《第十二號練習曲》,也是我們常稱的「革命」練習曲。 繼續閱讀 反抗之聲───蕭邦《第十二號鋼琴練習曲》

魔術師的二十四枝畫筆: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魔術師的二十四枝畫筆: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音樂轉入如歌的行板,首先由鋼琴歌唱全新的旋律,是拉赫曼尼諾夫將原本主題的音程顛倒,再配以新的節奏來編寫。它深深印有「俄氏浪漫」的烙印,扣人心弦的音樂包含著浪漫激情的靈魂。當弦樂重復演奏這段旋律,隨即令樂曲昇華至另一境界,給予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 繼續閱讀 魔術師的二十四枝畫筆: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貝多芬的《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貝多芬的《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

「在月光閃耀的瑞士琉森湖上,隨波搖盪的小舟一般。」詩人雷斯塔市對貝多芬《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的描述成為了這首出名的樂曲另一的別名,就是《月光》。雖然這不是貝多芬自己所命名的,但《月光》一詞卻成為了這首樂曲為人熟悉的俗稱。

繼續閱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貝多芬的《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

《e小調第五交響曲》、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

《e小調第五交響曲》、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

有趣的是,兩人一生素未正式謀面,只在書信上作來往。雖然如此,梅克夫人每年為柴可夫斯基所提供的資金除了足以解決他的日常支出以外,最重要的是這筆龐大的金額可以令柴可夫斯基無憂無慮、全心全意地創作音樂。 繼續閱讀 《e小調第五交響曲》、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