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法國:詩人夢境

好法國:詩人夢境

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甚受十九世紀巴納詩派詩人李爾影響,豐富的創作靈感與美麗的詩歌意象凝聚成動人樂章,包括德布西、佛瑞、杜巴克及蕭頌的美妙作品。當中以法國印象樂派創始先驅德布西的作品最具代表性,不僅編織了一個個朦朧美夢,更展示從帆船緩行到暴風肆虐的激烈轉變,甚至將五味雜陳的民族感情譜寫成優雅的法國音樂傳統風格。除了德布西之外,還少不了拉威爾對圓舞曲的頌讚,他經歷崎嶇蜿蜒的創作過程,描繪出富麗堂皇的皇家大廳下,翩翩起舞的華爾滋舞者。法國印象樂派代表作曲家並非只是法國人,更有捷克的楊納傑克,在虛幻濃霧中對人生進行真情剖白。讓這些偉大的作曲家,帶領我們發掘法國印象主義音樂的朦朧美。 繼續閱讀 好法國:詩人夢境

世俗、神聖、與歸一 · 論三「幅」以基督教為題的音樂「油畫」

世俗、神聖、與歸一 · 論三「幅」以基督教為題的音樂「油畫」

若說楊納傑克的《主禱文》像一幅反映出世俗化宗教哲思的抽象派油畫,而余樂詩博士的《聖則濟利亞殉道記》像一幅冷靜、客觀地描繪出公教會信仰中對堅貞與成聖的哲思的寫實派油畫,那麼杜魯夫的《安魂曲》便是一幅神聖傳統及世俗氛圍並存其中的印象派油畫:這兩種元素又非如貝多芬一作中那樣爭扎、對峙,而是彼此消融於朦朧的光影之中,同歸於一。 繼續閱讀 世俗、神聖、與歸一 · 論三「幅」以基督教為題的音樂「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