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伯特被遺忘的奏鳴曲
人稱《被遺忘的奏嗚曲》—— 舒伯特筆下的 D. 916b (& c) —— 於 1827 年被開始創作,作曲家還沒有完成它便死去。手稿直到 1978 年才在維也納被出版,那一版本包含了兩首「獨立」的作品:殘章 D. 916b 及 D. 916c,其中後者被推斷為屬於一首隨想曲的構思。 繼續閱讀 舒伯特被遺忘的奏鳴曲
人稱《被遺忘的奏嗚曲》—— 舒伯特筆下的 D. 916b (& c) —— 於 1827 年被開始創作,作曲家還沒有完成它便死去。手稿直到 1978 年才在維也納被出版,那一版本包含了兩首「獨立」的作品:殘章 D. 916b 及 D. 916c,其中後者被推斷為屬於一首隨想曲的構思。 繼續閱讀 舒伯特被遺忘的奏鳴曲
本曲是舒伯特最後的室內樂作品,其原稿已遺失,因此未能得知確實的創作日期,只知道舒伯特是在逝世前兩個月所寫。 繼續閱讀 論舒伯特的《C大調弦樂五重奏》
「⋯⋯我是世上最不幸、最悽慘的一個人。想想看,這麼一個健康不再恢復,絕望之餘把任何事都搞糟的人。這麼一個把輝煌的希望捨棄,愛與友情的幸福只成為痛苦,對美的感動也即將消失的人。你不覺得這種人是既不幸又悽慘的嗎?」 繼續閱讀 從「死亡與少女」看舒伯特的瀕死經歷
這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故事其實是著名詩人歌德(Goethe)於1782年所寫的一首敘事詩,它於1815年被歌曲之王舒伯特譜寫成藝術歌曲(Lieder)。歌唱者在此曲需要一人分演四個角色:旁白、父親、兒子、和魔王。 繼續閱讀 《魔王》:黑夜下惡魔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