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伏扎克的《狂歡節》序曲

德伏扎克生於1841年9月8日,為浪漫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融入了大量來自他家鄉波希米亞以及週邊地區的民謠風。

《狂歡節》序曲是德伏扎克眾多作品中比較常演的樂曲之一。本曲為三樂章管弦樂作品《自然,生命和愛》(Nature’s Realm, Carnival and Othello)中的第二樂章。配器方面需要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巴松管、小號各兩枝,同時亦需要三枝長號、四枝圓號、短笛、英國管、大號、定音鼓、三角鈴、 鈸、手鼓、豎琴以及弦樂組。

《狂歡節》序曲歌詠生命,樂曲以熱鬧的氣氛開始,但喧鬧狂歡過後,作曲家開始思索生命的真締。單簧管獨奏的三度下行音階可謂是本曲最優美的旋律之一,同時亦是代表著「大自然」的主題。這個主題在三首作品皆有出現。沉思完結後,氣氛再次變得熱鬧起來,並持續至結尾。

英文原文刊於墨爾本大學工程學會管弦樂團2017年5月13日之音樂會場刊上。